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应用“一圃制”繁育小麦原种与小麦单粒播种机的研制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应用“一圃制”繁育小麦原种与小麦单粒播种机的研制李继雨曾照玲刘有才(武陟县农场,武陟454900)王西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霍晓妮(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提高、育种速度的加快,小麦良种繁育的“三圃制”已不能适应小麦品种快速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田套作绿豆应用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烟田套作绿豆应用技术张保占郭芳阳邢优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昌461000)王振坤张雪冉杨永彬(禹州市烟草公司)烟田套作绿豆是在烤烟成熟期沿烟垄两侧点播绿豆,以能充分利用烟叶与小麦之间土地休闲期,增加烟农经济收入的种植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主要土类磷素的基本状况

磷肥与复肥 1997

摘要:概述了河南省主要土类的全磷及速效磷含量状况。土壤全磷含量,各种土类之间差异较大,土类内各亚类、土属之间差异较小;主要耕种土壤速效磷差异不大,但土类内部差异很大。土壤磷素的供应强度,黄褐土、水稻土较高,分别为1.58及1.54;紫色土、风沙土较低,分别为0.83及0.65,其余土类均在1.00~1.18之间。

关键词: 土类,磷含量,供应强度,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土和黄绵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及与肥力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腐殖质结合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和黄绵土腐殖质以紧结态含量为主,其次是松结态,再次是稳结态;长期施有机肥或配施化肥,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松/紧(松结态/紧结态,下同)比值提高;长期施用化肥,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加,松/紧比值降低;与松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农化性状是碱解氮和速效磷,与稳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速效磷和CaCO3,与紧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碱解氮和全氮。

关键词: 施肥,黄绵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运用近年来提出的高稳系数法,结合变异系数法和适定性参数法对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组合478×郑22(豫玉18号)、153×374(豫玉15号)、58-7×152(豫玉16号)丰产稳产性好。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高稳系数法,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王克领王四保魏成斌兰亚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450002)1996年8月,郑州市郊县某养鸡户饲养的爱维因肉鸡,发生了以贫血症状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住白细胞虫病。现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查全率的途径探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7

摘要:笔者结合查新工作实践,从扩大文献检索范围,访问专家以补充文献检索,制定旨在查全的检索策略,提高查新人员的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对提高查全率,确保查新质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提高查新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获取最高查全率的关键。

关键词: 查新 查全率 检索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和黄绵土长期施肥的腐殖质组分及其与肥力的关系

西北农业学报 1997

摘要:借助4个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对土娄土和黄绵土在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条件下腐殖质组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娄土和黄绵土腐殖质均以胡敏素含量为主,胡敏酸次之,富里酸最少。长期施用有机肥或配施化肥,可促进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积累,提高HA/FA比值。长期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胡敏素和胡敏酸的含量,HA/FA比值亦得到提高。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碱解氮和pH值与胡敏酸和富里酸关系最为密切,而全氮和速效磷则与胡敏素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长期施肥;土娄土;黄绵土;腐殖质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玉18号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豫玉18号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赵锡璞田曾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1豫玉18号的主要特点1.1竖叶大穗豫玉18号植株生长键壮,叶片宽大,为竖叶大穗型,符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稀植大穗玉米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蝗虫田间传播水稻白叶枯细菌的调查

河南农业科学 1997

摘要:蝗虫田间传播水稻白叶枯细菌的调查鲁传涛张桂芬申效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高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董汝涛(河南省科学院目前对水稻白叶枯细菌田间传播的认识仅限于暴风雨、洪涝灌溉及稻田的一些农事活动,然而,我们在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