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抗、广适、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系——百农64
《河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多抗、广适、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系———百农64赵虹王西成范和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1百农64小麦新品种的特性1.1遗传基因丰富,应变能力增强百农64杂交亲本为:百农8717×[(偃大72-629-52/石82-559...


西瓜棚架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西瓜甜瓜 》 1997
摘要:1993年采用郑杂5号、郑杂9号和开杂2号进行棚架栽培,1994年采用郑杂5号进行棚架栽与埂栽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西瓜棚架栽培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棚栽适宜密度为2000~2200株/667m~2,郑杂5号是较适宜的品种。棚栽以南北行向为宜,应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和灌水量。


利用Tal基因特点选育豫麦31号
《华北农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不育株与常规亲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混合选择、集团选择多种选育方法综合利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豫麦31号。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豫麦31号,集团选择


轮作制下长期施肥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助长期轮作肥料定位试验资料,系统研究了施肥对小麦籽粒粗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是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重要营养因子。施肥处理对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大于对必需氨基酸总量及产量的影响。还探讨了施肥与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以及面筋、沉淀值、淀粉含量的关系。


投施肥料结构对沿黄稻麦轮作产量和土壤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分设于黄河北岸黄灌区和南岸井灌区的沿黄稻麦轮作肥料定位试验,3年6季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特别是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稻麦产量;单施有机肥或氮肥的增产效果不如有、无机肥配合施用,产量始终以MNPK或MNP区最高;6季作物的肥料效应约为总产的45.8%~53.2%,其中氮肥约为27.5%,磷肥约为6.9%~11.8%,而钾肥肥效不明显;基础地力对产量贡献约占46.8%~54.2%;5季作物轮作后,不同肥料投施结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始表现差异,土壤有机质、N、P、K全量、土壤三相比率及容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机无机肥配合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关键词: 沿黄稻麦轮作区,肥料结构,定位试验,产量效应,土壤肥力


河南省主要类型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张力计法对河南省7种主要类型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按照θ=AS-B模式建立了低吸力持水曲线方程,分析了土壤性质与持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的水分变化过程均存在明显的滞后圈,其中两合土、立黄土滞后圈宽度较大,红胶土和砂姜黑土滞后圈宽度最窄,且各类土壤均呈现从表层到深层滞后圈由宽变窄的趋势。从A·B值和比水容量进行评价,立黄土、两合土持水特性最好,潮褐土、淤土次之,砂姜黑土、红胶土和黄褐土较差。在0.020~0.090MPa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质地关系密切,在极低吸力段,土壤持水量与容重、孔隙度关系密切,有机质含量与整个低吸力段的持水量均有正相关关系;A·B值和比水容量与质地、容重及总孔隙度有密切关系,用A·B值和比水容量的大小可作为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指标。
关键词: 河南省;土壤吸力;持水特性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GS豫豆10号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 1997
摘要: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GS豫豆10号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梁惠珍朱中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黄淮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夏播大豆主产区。由于本区雨量分布不均,土地肥瘠不一,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形成了本区多样性的生态条...


花粳固优1号粳稻需肥规律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花粳固优1号在500kg/亩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177kg,P2O5、080kg,K2O、211kg。不同器官氮磷钾的含量不同,在成熟期:氮的含量,籽粒>叶>鞘>茎;磷的含量,籽粒>鞘>茎>叶;钾的含量,茎>鞘>叶>籽粒。不同养分的主要吸收时期不同,氮主要在移栽到分蘖期吸收,磷主要在拔节到抽穗期吸收,钾主要在分蘖到拔节期吸收
关键词: 水稻,花粳固优1号,需肥规律


牛胚胎玻璃化冷冻及一步解冻试验
《草食家畜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简化了牛胚胎冷冻保存方法的操作程序,为胚胎冷冻技术实用化打下了良好基础。试验选用15%丙三醇+4%丙二醇+6%乙二醇作为细胞内液冷冻保护剂,用25%丙三醇+25%丙二醇作为细胞外液冷冻保护剂,对黄牛胚胎进行冷冻保存试验。共冷冻优质桑椹胚和早期囊胚46枚,通过液氮保存5—208天后解冻,有27枚胚胎完好.置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有55.6%(15/27)的胚胎继续发育,移植受体后,60天孕检妊娠率为53.3%(8/15),移植受体的产犊率为4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