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上柱花草的磷钾肥料效应

热带作物学报 1997 CSCD

摘要: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上对柱花草进行了施用磷钾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磷肥促进桂花草根系生长,根量增加。(2)施用磷肥促进地上部株高的增长和干草产量的提高,随磷肥用量增加产量比对照提高9.9%~23.8%;钾肥施用(K2O≤180kg/hm2),随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9.6%~17.9%。(3)磷钾肥能显著改善柱花草的品质,施磷可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和干草全磷含量.施钾有降低其蛋白质含量的趋势和增加草粉次分含量。(4)根据磷钾肥与柱花草产量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花岗岩砖红壤上最佳经济施肥量为P2O5113.gkg/hm2,K2O125.9kg/hm2。

关键词: 桂花草 磷钾肥 肥料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B、D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广藿香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7 CSCD

摘要:将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和天蚕抗菌肽B基因分别接上启动子和终止于,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成双价抗菌肽基因表达载体pTBD。用三亲交配的方法将pTBD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广藿香,获27个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抗菌肽B、D基因已同时整合进3个株系染色体组中。与病原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试管共培养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获得较强抗病性。盆栽接菌试验结果也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抗病性。

关键词: 广藿香 抗菌肽 双基因表达载体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施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海南岛落叶树木韧皮部的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1997 CSCD

摘要:将脱落酸(0.2%ABA和1%ABA羊毛脂)和赤霉素(0.5%GA3和1%GA3羊毛脂)涂到树千树皮的刮皮伤口上,经过8d后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堵塞筛管的固定胼胝体在韧皮部中形成的位置,以确定有功能韧皮部的厚度。对于无叶期筛管破坏型的树种苦楝树(MeliaazedarachL.),在生长季开始时期之后施用ABA,能使有功能韧次部大量减少,但在生长季开始时期施用,对韧次部几乎没有作用;在生长季晚期施用GA3能减少有功能韧皮部的自然破坏,而在生长季开始时期施用能促进新韧皮部的形成;当ABA和GA3同时或交替施用时只表现出ABA的作用。对于无叶期筛管保持型树种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Mull.Arg.),施用ABA能使有功能韧皮部厚度减少,但减少的数量比苦楝树少得多,并且在不同时期施用的效果变化不大;施用GA3的作用与苦楝树相似。此外还在喜树(CamrtothecaacuminateDecne.)等3种无叶期筛管破坏型树木和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Willd)等3种无叶期筛管保持型树木上试验了ABA的作用,结果分别与在苦楝树和巴西橡胶树上的实验相似。根据这些结果,认为ABA和GA3可能参与热带落叶树木韧皮部季节发育的控制,但不是决定两种类型落叶树木无叶期韧皮部结构差异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苦楝树 植物激素 韧皮部 休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两种热带果树害虫记述

热带作物学报 1997 CSCD

摘要:记录了海南岛人心果害虫11种、木菠萝害虫15种,并对人心果主要害虫人心果云翅斑唤及黑网珠蜡蛐、木菠萝主要害虫榕八星天牛及黄翅绢野报的形态、生物学作了记述。

关键词: 海南岛 人心果害虫 木菠萝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香黄檀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液泡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的超微结构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豆科树木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落叶时期末端小枝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的中央液泡中有大量的贮藏蛋白质。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这些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在这些细胞的周缘细胞质中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许多粗糙内质网(RER)。在这些核糖体之间,总是分散着纤维状物质,有时还出现一些类似液泡蛋白质的结构。常常看到与RER相连的含有稀疏纤维状物质的小泡,以及含有类似液泡蛋白质的形状不规则的小泡和含有更多类似液泡蛋白质的光滑小泡。从连接RER的小泡到形状不规则小泡,再到光滑小泡,可能存在个体发生的连续性。通过内吞作用细胞质中的纤维状物质和核糖体以及其它结构被并入上述3种小泡。光滑小泡通常与中央液泡的膜融合而释放其内含物到液泡中。

关键词: 营养器官贮藏蛋白质,液泡,韧皮部,降香黄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橡胶树橡胶转移酶活性早期预测橡胶树产胶能力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6 CSCD

摘要:对热研7—33—97、RRIM60'、PB86、海垦1号。天任3145等5个品系的一年生幼苗的橡胶转移酶活性于不同月份进行测定,其结果基本一致,与橡胶产量呈正相关。对热研43—(8—79)、RRIM712、合口3—11。南强1—97等13个品系的橡胶树幼苗的橡胶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橡胶转移酶可以作为橡胶树产胶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橡胶树产量进行早期预测。为了适应早期预测工作,建立了简便快速的全胶乳橡胶转移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橡胶转移酶,产胶能力,早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习性植物光合诱导现象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6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光习性植物(即阴生植物海芋、半阴生植物咖啡、阳生植物橡胶)在不同光通量密度(PFD)下,光合速率、光合诱导时间、迅变与缓变的动态变化,以及在极端PFD下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有光诱导现象的发生;不同植物所要求最适的PFD值和最大光合速率(Amax)不同,海芋较低,橡胶较高,咖啡介于前二者中间;不同植物在最适PFD时,其光合诱导时间也不同,海芋最短,橡胶最长,咖啡较短;比较不同植物在最适PFD时,迅变时间占光合诱导时间的比值中,发现海芋比值较高(占31%),橡胶比值较低(占3.8%),咖啡处于前二者中间(占16.7%);比较不同植物对高PFD(1500μE·m ̄(-2)·s ̄(-1))、低PFD(20μE·m ̄(-2)·s ̄(-1))的效应中,发现海芋对低PFD较适应,对高PFD较敏感,橡胶却相反。上述结果说明海芋适应弱光,橡胶适于强光,这是不同光习性植物长期对环境适应的光合特征,海芋之所以适应弱光,除了具有低补偿点外,更重要是形成了在弱光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捕获光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不同光习性植物,光合诱导现象,迅变与缓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刚果12号桉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6 CSCD

摘要:以4年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测定林实测的生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的早晚期相关(包括秩次相关、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并根据表型相关系数建立了早期选择的回归方程,同时也估算早期选择的年效率和确定出最佳选择年龄。结果表明,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基本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早期选择是可行的;生长性状最佳选择年龄为1.5~4.5a,约为1/5~1/3轮伐期,此时其年选择效率均大于1,说明早期选择是有效的。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早期选择,早晚期相关,最佳选择年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对苯并咪唑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6 CSCD

摘要:1992-1994年对海南、广东两省5个地区的香蕉潜伏炭疽菌的抗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从田间幼果分离获得的5号芭蕉炭疽菌系,对多菌灵敏感,均未表现出抗药性,而且5号菌系之间的敏感性及致病性差异不显著。采用多菌灵药剂连续刺激诱导44代后,5号菌系的EC50值均有提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但表现不一;其中以琼山菌系变化最显著,R/S值超过4倍以上,并且琼山菌系的致病力较用药刺激前低。

关键词: 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敏感性,获得抗药性,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SV-CP转基因番木瓜表达与抗病能力关系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6 CSCD

摘要:利用RNAdotblot(点杂交)和Northernblot(分子杂交)等技术,分析了PRSV-CP转基因番木瓜转录水平(mRNA)的表达,再通过RNA斑点杂交和间接斑点ELISA等技术估测了RNA、蛋白质在PRSV-CP转基因番木瓜中的表达量,最后通过大田攻毒试验检测了RNA、蛋白质的表达量与抗病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 PRSV-CP转基因番木瓜,RNA斑点杂交,Northernblot,间接斑点ELISA,抗病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