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 》 2017 CSCD
摘要:近些年蓝藻水华的大规模爆发是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蓝藻水华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比较了不同防治方法的优劣。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提出在水产养殖业中可以考虑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联用使蓝藻的浓度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动态平衡,从而有效防止蓝藻的过度繁殖。联用方法在蓝藻水华的防控工作中有着巨大的潜力,若能深入挖掘其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机制,并应用指导于实践,将对水产养殖业以及水生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船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水运(下半月) 》 2017
摘要:在渔业公司渔业管理数字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渔业船舶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网络设施、网络技术及网络服务改善渔业公司针对渔业信息研究及渔船管理质量。讨论分析了渔业公司船舶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了渔业公司船舶管理系统,对于现代渔业船舶的管理,具有极大的社会应用价值。依据系统的需求和现有条件,基于多层架构的渔业公司船舶管理的分析设计及开发过程,阐述了系统开发工具集开发环境、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实施系统的全过程,并采用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开发基于三层架构,便于部署。该系统目前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实现了渔业公司船舶管理的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凯湖四种野生鲌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水产学杂志 》 2017
摘要: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根据原实验室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c DNA文库得到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Pm Amy)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2465 bp,包括21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24个氨基酸,分子总量为78.9 k D,理论等电点为4.66。Pm Amy包含一个α-淀粉酶家族保守的A结构域(Thr~(34)-Ser~(410))和一个C结构域(Glu~(420)-Ala~(496))。Pm Amy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47%—99%,利用Pm Amy构建的进化树显示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结果显示Pm Amy在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斑节对虾Pm Amy基因在卵巢发育的过程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变化,虽然没有发现显著性的差异(P=0.09)。斑节对虾Pm Amy在整个生长阶段的检测中都有表达,其中幼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糠虾时期Pm Amy表达量显著高于无节幼体、溞状幼体和仔虾时期(P<0.05)。以上实验结果初步说明了Pm Amy可能与斑节对虾的幼体发育相关。
关键词: 斑节对虾 α-淀粉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幼体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比较2种蓝圆鰺腌干工艺中脂质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鱼类腌制过程脂质氧化与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以蓝圆鰺(Decapterus maruadsi)为原料,采用2种不同的腌干方法,传统高盐(traditional high salt,HS)法和低盐乳酸菌(low-salt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LAF)法对其进行加工。测定2种工艺的腌干鱼加工过程中不同加工阶段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2种工艺加工过程中脂质氧化、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OX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烘干末期之外酶活性HS法大于LAF法(P<0.05),成品中LOX活性较鲜鱼分别增加了25%(HS)、34.8%(LAF);POV、TBARS值变化趋势与LOX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烘干后期POV急速下降;成品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醛、酮、烃、醇类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形成于烘干期间;LAF法生产的产品在HS法产品风味基础上增加了花香味;LOX与脂肪的氧化、风味物质形成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脂肪氧化对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LAF法更利于LOX发挥酶活力,促进风味物质特别是醛类物质的形成。
关键词: 鱼类传统高盐腌干法 低盐乳酸菌腌干法 蓝圆鲹 脂肪氧合酶 脂肪氧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过滤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对鲑科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影响
《中国水产 》 2016
摘要:一、引言循环水养殖系统用足够的补充水去冲洗稀释系统,以这种方式来控制总的氨氮和CO2累积。在传统的鱼池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主要用细菌的硝化作用来去除氨氮,用强制曝气的方法添加纯氧除去溶解的CO2。1.氨氮控制生物处理过程是利用附在潮湿或者水下表面(在一固定层),或者简单的悬浮在水柱中的微生物。一个包含固定层的生物处理过程的物理单元称之为生物过滤器。一些常用的生物过滤器有浸没式过滤器、滴流式过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活水产品主要运输方式及发展建议
《中国水产 》 2016
摘要:随着鲜活水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及质量安全关注度的与日俱增,形成鲜活水产品运输业的装备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标准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鲜活水产品运输业存在管理规范化程度不足、适用范围小,技术门槛较高、系统投入和运行成本高,工艺和设备熟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技术方面加强运输条件下鱼类应激方面研究、开展水产品保活物流设施装备技术、生境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并研发实时物流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