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中国梨木虱系统防治技术

山西果树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科学消费探讨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摘要:无公害蔬菜生产与人民日常的生活消费密切相关,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民的重视。本文讨论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探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前景及措施。以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引导科学消费。

关键词: 无公害 蔬菜 生产 科学消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存大豆种子活力对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利用30℃恒温密封贮存条件,采用高低2种初始含水量,获得了2组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材料,进而研究大豆种子活力对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大豆种子生活力(用发芽率代表)在89%以上时,尽管大豆种子活力(用鲜芽重代表)有明显降低,但出苗率、株高、有效荚、单株粒重和开花期等指标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2)当大豆种子生活力在86%以下时,随大豆种子活力的降低,出苗率和株高显著降低,开花期显著推迟,有效荚和单株粒重有降低的趋势,无效荚有增加的趋势。考虑到繁殖费用和遗传漂移的潜在威胁等因素,建议基因库大豆种质繁殖更新的生活力标准不要大低(以80%为宜)。

关键词: 大豆 种子活力 农艺性状 基因库 繁殖更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对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植范围、群体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501主要定殖于草莓根际与根表,B501的群体数量随草莓的生长呈动态变化。在根际,B501的数量水平以盛花期最高,在根表,数量水平呈渐增趋势,B501对草莓根际与根系可培养丝状真菌群体数量,对根系细菌总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根际细菌总量、根际与根系芽孢杆菌的数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连续两年的田间防效分别达到了93.9%和96.8%。

关键词: 草莓 枯萎病 生物防治 拮抗菌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高强纤维材料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以 5个高强纤维材料为母本 ,6个抗棉铃虫品系为父本 ,采用NCⅡ交配设计 ,对 30个组合的杂种F1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杂种F1竞争优势明显 ,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 ,其中子、皮棉产量优势最大 ,其次为铃重和单株铃数。通径分析表明 ,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效应最大。在配合力上 ,高强纤维材料亲本以 92 0 80 0 7Ⅲ 长 16 952 和 92 0 80 0 7Ⅲ 长 2 2 的GCA较好 ,抗棉铃虫亲本以中R3、中R4 棉的GCA较好。杂交组合 92 0 80 0 7Ⅰ长 5×中R3和 92 0 80 0 7Ⅲ 长 2 2 ×中R3是较理想的高产优质组合。

关键词: 陆地棉 高强纤维材料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透胁迫下外源ABA对小麦幼苗根和叶中ABA及CaM含量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渗透胁迫下外源ABA能提高小麦幼苗根和叶中的含水量 ,其对叶中的作用大于根部。外源ABA还能提高根叶中ABA及CaM含量 ,30 0 μmol·L-1ABA对二者的作用比 10 0 μmol·L-1更显著。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根中ABA和CaM含量可分别高出叶片 9倍和 3倍

关键词: 渗透胁迫 小麦幼苗 ABA Ca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中 82份代表样本为材料 ,对资源各性状的平均表现、遗传变异、遗传力及预期遗传进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河北省小豆资源生育期类型比较丰富 ,株型偏大 ,产量性状较好 ,子粒大小中等偏上 ;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生育前期、小区产量、百粒重及单荚粒数等性状 ,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 ,对其选择有一定效果 ;在选择效果明显的性状中 ,生育期、主茎分枝、百粒重遗传力较高 ,可在早代选择 ,小区产量遗传力中等 ,可在遗传基础相对稳定的较高世代选择 ;而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较低 ,宜在遗传基础纯合稳定的高世代选择

关键词: 小豆 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稳产多抗棉花新品种冀668

中国种业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研究综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简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量N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土壤无机氮生物固定的因素及土壤微生物量N的测定,明确了土壤微生物量N在土壤N素循环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量N是土壤N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氮活性库的主要部分。土壤微生物量N对作物N素的供应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土壤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对减少N素损失,提高N肥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微生物量氮 生物有效性 土壤无机氮 生物固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紫粒小麦的营养品质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色素基因来源于 6种不同的遗传背景的 15份蓝、紫粒小麦种质资源材料 ,进行了子粒品质分析 ,结果证明 ,无论色素基因来源于哪种遗传背景 ,蓝、紫粒的品质性状普遍好于白粒品种 ,同一粒色不同色素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的子粒品质不同 ,这些蓝紫粒材料不仅可用于小麦优质育种 ,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保健食品

关键词: 小麦 色素基因 子粒品质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