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生态防治阈期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多点试验 ,建立抛栽水稻大田立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以探明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 ,汕优 6 3为抛后 14~ 2 3d ;武运粳 8号为抛后 12~ 31d ,此时水稻处于 6叶期至 8叶期 ,此阈期的始期和终期为田间杂草密度及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阈期内保持田间无草 ,既能使杂草造成的水稻减产率低于 3% ,又能充分发挥杂草在田间生态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杂草 生态防治阈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组合)——早抗京欣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_4光合基因水稻特征特性及其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pepc、ppdk和pepc +ppdk三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观察表明 ,与原种Kitaake相比单株有效穗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单株产量相应提高 ,特别是pepc和ppdk基因聚合后 ,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Kitaake提高 2 9.1%和2 7.0 %。三种转基因材料作基因供体分别与受体光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2 30 4S和 2 30 6S杂交后 ,这些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下不仅稳定遗传和高水平表达 ,而且表现增穗增产 ,特别当pepc和ppdk基因聚合时 ,与受体相比 ,F1的PEPC活性提高 5 .8~ 18.6倍 ,PPDK活性提高 0 .5~ 1.3倍 ,植株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5 0 %左右。转育的转基因材料结实率有所降低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C4光合基因 两系杂交稻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毒力因子部分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suistype2)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factorprotein,EF)的基因(epf)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SS2-H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epf基因1585-2547位序列,进行T/A克隆,转化入宿主菌DH5α中。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双酶切并纯化,将目的片段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组氨酸的下游,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为53000的融合蛋白。免疫转印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EF的抗原表位。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胞外蛋白因子 融合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CSCD

摘要:玉米光合生产动态及产量形成模拟是玉米生长发育模拟的核心内容,也是研制基于模型的玉米精准栽培智能专家系统的基础。为此,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群体叶面积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玉米产量形成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表2,参21。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作用 产量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的接种技术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稻曲病的人工接种技术。通过比较 3种接种体发现 ,上年保存于 -2 0℃的厚垣孢子不能引起发病 ;用 PS液体培养获得的薄壁分生孢子可引起发病 ,孢子浓度越高引起病穗率越高 ;菌丝片段 -分生孢子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病原菌的培养菌龄对接种效果有影响。在水稻的 3个时期接种 ,以抽穗破口前 6~ 9d的效果最好。在一天的 3个时段接种 ,以下午 4~ 6时的病情最重。在接种液里添加马铃薯煮汁可显著提高接种发病率。本文的接种技术能高效引发稻曲病 ,最高穗发病率 1 0 0 % ,最大病情指数 93 .96,最多穗病粒数 1 1 0粒。该接种技术可鉴别出品种抗病性的差异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菌 接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心莲子草根中异常结构及不定芽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广西植物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 ,观察了空心莲子草根的结构及不定芽的结构 ,结果表明 :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 ;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 ,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 ,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 ,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 ,二至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 ,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 ,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 ,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三生结构 不定芽 解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昆虫知识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常见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的种类、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的特点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重点评述了海洋毒素、海藻提取物及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农用活性物质 杀虫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品质双价抗虫杂交棉“宁杂602”的品种特性分析

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编 2004 CSCD

摘要:分析了高品质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宁杂602”的品种特性,显示如下特点:(1)纤维品质特别优,宁杂602的HVICC纤维长度30.3mm,比强度34.3cN·tex~(-1),整齐度85.2%,伸长率7.1%,麦克隆值4.6,反射率77%,黄度8.1,纺纱均匀性指数158,可纺60支高品质棉纱。(2)综合抗病虫性能好,接近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对棉铃虫抗性接近高抗、并且高抗红铃虫。(3)产量水平较高,子棉产量每公顷3359.4kg,比普通棉对照“泗棉3号”增产15.14%;皮棉产量每公顷1304.7kg,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0.37%。宁杂602是集高品质、高产、抗病虫于一体的国产转基因双价...

关键词: 杂交棉 高品质 双价抗虫 品种特性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遗传学报 200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8 1个株系组成的Kinmaze(japonica) DV85(indica)重组自交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 ,RIL)群体 ,采用苗期强迫饲毒的鉴定方法 ,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 ,鉴定亲本及 81个RILs对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ricestripevirus ,RSV)的抗性。利用QTLCartographer软件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到 3个QTL位点 :qStv1、qStv7、qStv11分别位于第 1、7、11染色体上 ,各QTL的LOD值为 2 44~ 3 83 ,贡献率为 19 8%~3 0 9%。根据抗性基因加性效应的方向 ,在qStv7、qStv11位点上 ,亲本DV85存在抗条纹叶枯病增效基因 ,Kinmaze具有抗条纹叶枯病减效基因 ,而qStv1位点抗性基因效应来源正好相反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重组自交系群体 抗性基因 QTL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