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头季不同施氮方式下再生稻的生理生化机制,在头季总施氮量为225kg·hm-2的前提下,设不同基蘖肥与穗肥的施氮比例(N1为8︰2,N2为7︰3,N3为6︰4),并以全生育期不施肥为空白对照(N0),研究再生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特性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整个再生稻生长周期内,头季不同施氮方式下,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先上升,在头季稻孕穗期达最大,然后下降,到再生季齐穗期又达到高峰,之后又迅速下降;伤流量在头季孕穗期后大幅度下降,再生季分蘖萌发后伤流量有所回升,至再生季齐穗期又达到小高峰,随后又逐渐降低。(2)施肥有利于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适当增加再生稻头季中、后期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再生稻头季生长中、后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伤流量,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再生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早稻新组合京福1优150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京福1优150(京福1A/闽早恢150)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合理安排播差期、创造高产群体结构、加强大田管理、科学喷施"九二○"等主要制种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贵妃枇杷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贵妃枇杷适宜的采后贮藏温度及时间,延长果实供应期,该试验设0~4℃、6~8℃和常温等3个温度处理,研究贮藏期内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失重,延缓糖、酸含量的下降;前期果实硬度下降,后期上升;采后各处理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贵妃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贮藏20~30天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研究——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为例
《福建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以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为例,全面揭示其品牌建设发展历程、核心内容以及发展战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探索品牌建设客观规律,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企业品牌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畜牧业污染的防治策略与借鉴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台湾主要通过加强畜牧场减废与资源再利用、推广畜牧业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加强畜牧业污染防治管理等对策和畜牧业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管制、废弃物清理、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法令防治畜牧业污染的。借鉴其畜牧业污染防治对策和立法管理经验,从加大财政环保投入、加强清洁生产科学研究、健全污染防治立法、适度限制畜禽养殖场所与规模等方面提出促进大陆畜牧业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