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单粒型甜菜新品种“中甜─吉甜单一”的选育

中国甜菜糖业 1994

摘要:利用引入的国外杂种选育二环系,成功地育成生产力稳定,经济效益较高,抗病性较好的“中甜—吉甜单一”单粒型甜菜新品种,实现了吉林省甜菜单粒种零的突破。本文报导了选育“中甜—吉甜单一”的历史背景和从初级到高级各选育阶段的一系列研究数据;讨论了从国外引进杂种中选育单粒二环系的途径来创新和丰富我国甜菜单粒种资源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在充分利用单粒雄性不育系培育高强优势杂种的同时,注意利用单粒二环系育成普通遗传单粒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论述了“中甜—吉甜单一”品种的特点和生产效应。

关键词: 甜菜 单粒种 遗传 雄性不育系 二环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品系单株检糖划分集团对其杂种后代经济性状的影响的研究

中国甜菜糖业 1994

摘要:甜菜品系通过单株检糖,根据含糖高低;按一定比例划分成高糖型集团、普通型集团和低糖型集团后,其杂交后代经济性状表现出明显差异。根产量以普通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显著水平,含糖以高糖型集团、普通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板显著水平;产糖量以普通型集团、低糖型集团组合为最佳,其后代差异达显著水平。甜菜亲本品系性状遗传给杂种后代的程度以含糖为最高,并能稳定遗传给杂种后代。

关键词: 甜菜 品系 集团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科教兴农领导体系模型探析

农业科技管理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回顾吉林省科教兴农领导体系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目前我省科教兴农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描述了吉林省科教兴农领导体系发展模型。

关键词: 领导体系,科教兴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枝梗的遗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30个较为典型的恢复系为材料,对高粱枝梗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枝梗的遗传力较低,抽穗期,穗长的遗传力较高。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抽穗期,穗粒数,二级枝梗与单株产量呈强的正相关,一级、二级枝梗间又有强的相关性;枝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仅次于穗粒数和千粒重,居第三位。研究结果还表明,生育前期(出苗至抽穗)长,一级、二级枝梗数就多,因而着生在三级枝梗上的小穗即子粒就增多,从而提高了单株产量,所以选育生育前期长,后期发育快的品种(杂交种)是增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粱,枝梗,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辽生态区稻田雨久花的初步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松辽生态区主要稻田杂草雨久花的系统调查,首次提出本地区雨久花对水稻的危害;雨久花的出苗规律;雨久花个体发育规律;雨久花的发生消长规律。

关键词: 雨久花,松辽生态区,危害,发生,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豆主要病虫发生与危害

植物检疫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大豆主要病虫发生与危害陈品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廖林王昌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宝泉岭农业管理局科研所)世界上危害大豆的病原菌100多种,能引起不同程度经济损失的35种,我国已知约有大豆病害29种;害...

白僵菌对土壤自净作用影响的研究

中国卫生工程学 1994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白僵菌孢子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及它对土壤某些生物自净过程的影响,研究土壤自净作用的微生物指标有大肠菌群,鼠伤寒杆菌、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硝化菌数量。结果证明,白僵菌在土壤中可存活90天以上,未观察到土壤微生物有不良作用。从而说明常量使用白僵菌孢子不会影响土壤自净作用。

关键词: 白僵菌 土壤 自净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株高的遗传模型测验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高粱株高的遗传模型进行测验。结果表明,高粱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控制株高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在雌亲和雄亲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株高的遗传、增效等位基因,即高秆基因为显性,而这种显性为部分显性。

关键词: 高粱,株高,遗传模型,统计测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施肥方式对甜玉米主要数量性状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参过田间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农艺措施对甜玉米主要农艺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甜玉米各性状表现的影响最大,品种和施肥方式的影响不明显.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一级互作不重要,二级互作有一定影响.本试验中吉甜5号品种,采用第二播期、第一种施肥方式为最优处理组合,播期以第二播期较适宜,肥料以第二种施肥方法最好,品种以吉甜5号最为优良。

关键词: 甜玉米;播期;施肥;数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茅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盐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茶叶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碱茅草新品系耐盐试验,测定出碱茅种子对碳酸钠、硫酸钠及氯化钠的耐盐能力:15℃恒温,碳酸盐2.0%时发芽率30%;硫酸盐1.6%时发芽率33%;氯化物1.0%时发芽率34%。与原始野生种对比,种间差异显著(P<0.01)。

关键词: 盐分浓度,碱茅草,发芽率,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