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贝达葡萄苗去叶对新梢加粗生长的影响
《葡萄栽培与酿酒 》 1994
摘要:本文研究了去除贝达葡萄砧木苗的叶片、茎尖、付梢等措施对新梢加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葡萄苗的功能叶、幼叶、茎尖、付梢有利于新梢加粗生长,而仅留一种则增粗缓慢。贝达葡萄苗生长期间促进叶片生长和保留茎尖对新梢加粗生长十分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生物学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傅立中,张新田,王宝贵,王建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6100)中国林蛙(RanaChansinensis)俗称哈士螟、油蛤螟,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的珍贵经济动物。我省人工封沟养殖林蛙始于80年代初,近几年来,封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梨新品种早梨18号
《中国农技推广 》 1994
摘要:早梨18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出的系列早熟品种之一。它是以2—29为母本,杭青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1月通过品种审定,确认为优质抗寒梨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果实成熟早,在吉林省中部8月初成熟。果型大,平均果重130~150g,最大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林蛙养殖利用的若干技术问题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1994
摘要: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的输卵管俗称蛙油.是医药、轻工、食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实用价值极高.利用自然条件放养中国林蛙.首先要从地形、植被、河流等方面.选好生态条件.然后再根据它的繁殖和生长发育特性.修筑孵化池、变态池和越冬池.进行人工养殖蝌蚪和幼蛙.为了增加产量.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挑选了3-4年龄的雌雄比例为1:-1.1 ̄1:1.2的优良品种蛙作种蛙.冬季进行水贮或温贮.精心管理。回扑中国林蛙可依据其生活习性、在秋、冬季节采用设塑料布障子、瓮、磁电机等多种方法。剥取蛙油以干剥的效果最佳.质量最好。
关键词: 中国林蛙,养殖,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产量系统的构成及育种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作物产量的构成是复杂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其划分为生态性状系统、生理系统、株形系统和产量因素系统,由这些系统形成了相应地育种系统。本文对各育种子系统进行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吉林30号”
《北京农业 》 1994
摘要:大豆新品种“吉林30号”吉林30号由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育成,1993年审定推广。该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植株高大,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秆极坚硬,耐肥水,抗倒伏。1991~199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66公斤。1990~1991年跨5个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策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吉林畜牧兽医 》 1994
摘要:我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认识到,资源就是末来的生产力。因此有必要把那些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及日渐减少的动植物原种尽量长久的保存下来。随着科学进步,世界上一些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的组织,都在研究并积极的采取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千方百计的保护动植物资源。联合国的粮农组织(FAO),从六十年代初期至今,经常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探讨并阐述动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在1977年亚太地区育种研究会上,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新品种吉洮301的选育
《中国甜菜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新品种吉洮301以雄性不育系735MS系统的3个不育系65A、66A、75/68A为母本,四倍体品系甜研401为父本杂交育成,其三倍体率接近100%、不育率稳定在94.4%以上,经试验、生产示范结果,吉洮301平均块根产量3509.5kg/亩,比对照提高26.42%,该品种出苗势强,叶丛长势繁茂,抗褐斑病(比对照发病降低0.5级),较耐根腐病。
关键词: 雄性不育,多倍体,杂种优势,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