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08年度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2008年国际食用菌产品需求大幅下降,国内食用菌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分析了2008年国内外及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增效抗凝血灭鼠剂对大鼠、小鼠CT和PT的影响及中毒鼠肝脏病理学观察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SD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动物,检测和比较了增效抗凝血灭鼠剂对凝血时间(C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并观察增效抗凝血灭鼠剂中毒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增效杀鼠醚能引起SD大鼠和小鼠的CT和PT显著延长,相对于杀鼠醚,相同浓度的增效杀鼠醚具有更强的抗凝血功能;中毒鼠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增效灭鼠剂引起更严重的肝组织损伤、坏死,进一步阻碍其凝血功能,其中增效杀鼠醚对SD大鼠的影响程度大于小鼠,说明增效杀鼠醚对SD大鼠作用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增效抗凝血灭鼠剂 大鼠 小鼠 凝血时间(CT) 凝血酶原时间(PT) 病理组织


微波处理对苦瓜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09
摘要:以苦瓜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功率和时间控制在适当范围时,苦瓜叶绿素和总糖含量变化不大,但当微波处理功率过高和时间过长后,苦瓜叶绿素和总糖含量下降速度加快。微波处理会导致Vc含量下降,但对苦瓜总氨基酸及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苦瓜总酸的影响也比较小。


创新农药监管思路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大胆创新农药监管工作思路,采取各项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跟踪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


蔬菜种子质量控制措施
《种子科技 》 2009
摘要: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近1.69亿亩,蔬菜种子用量巨大,加之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刺激了良种的需求市场。蔬菜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续栽培措施的简繁和产品品质的好坏,长期以来,我国蔬菜种子市场品种中的技术含量和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任何一类蔬菜都可找到很多品种,真正符合国家标准的都是少数,严重阻碍着蔬菜生产产业化进程。所以,有必要加强蔬菜种子的质量管理。


蔬菜中不同形态草酸的提取测定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不同温度和盐酸加入量对菠菜、苋菜、芫荽、韭菜4种蔬菜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提取测定的影响。水溶性草酸用不同温度的水溶液提取,总草酸用不同量的0.5mol/LHCl浸提,离心稀释过滤后上机测定。菠菜和苋菜的水溶性草酸随提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总草酸含量在0.5~2ml0.5mol/LHCl范围内随盐酸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芫荽和韭菜的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含量随提取温度和盐酸加入量的变化不大。采用2ml0.5mol/LHCl浸提总草酸,用沸水浴20min浸提水溶性草酸,适用于不同类型蔬菜样品草酸的提取测定。4种蔬菜中草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5.5%~103.5%之间,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含量顺序均为菠菜>苋菜>韭菜>芫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小、灵敏、回收率高等特点,适用于蔬菜不同形态草酸的提取测定。


马铃薯新品种早大白的引育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大白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从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引进,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测定、抗病性鉴定、适应性和品质分析,并通过多点试验和中试示范表证等方法筛选出的适宜广东省冬种的高产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较浅,芽眼数4~7个,结薯集中,对病毒病的抗性较强,对早、晚疫病的抗性中等,适宜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选择土质疏松深厚、排灌方便的田块,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早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