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摘要:为了使农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农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目前相对滞后的会计处理手段应当朝着会计电算化方向改进,以为农业会计的国际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农业会计 处理手段 会计电算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二氧化铈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铬(Ⅵ)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纳米二氧化铈吸附富集痕量铬,2mol.L-1氢氧化钠溶液作洗脱剂洗脱,用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铬(Ⅵ)含量的方法。在pH 4.0的介质中、吸附时间为40min、吸附剂用量为20mg时,纳米二氧化铈对铬(Ⅵ)的吸附容量为696μg.g-1。铬(Ⅵ)与二苯卡巴肼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其质量浓度在0.012~1.2mg.L-1之间呈线性,检出限(3σ)为0.01mg.L-1。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铬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4%。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纳米二氧化铈 分离富集 铬(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小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红小豆是我国的优势杂粮作物,其营养与品质特性是决定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小豆的物理、化学、营养品质以及加工特性的研究,并在对国内红小豆的加工利用及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红小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红小豆 品质特性 产品研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水仙素对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了探究秋水仙素对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05%、0.10%、0.15%和0.20%)以及处理时间(12、24、36和48h)分别对肇东苜蓿根尖细胞进行诱导,观察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细胞中期分裂指数和细胞加倍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了肇东苜蓿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数目不等(32、64及128条);在时间与浓度互作方面,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15%时处理肇东苜蓿根尖12h,使细胞中期分裂指数达到最大值18.51%;利用浓度为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细胞加倍指数达到最高值11.57%。

关键词: 肇东苜蓿 秋水仙素 染色体 中期分裂指数 细胞加倍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了查明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的分布,对2010和2011年采集的黑河地区96份大豆田土样进行调查,研究了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结果表明:黑河地区采集的土样均发现大豆胞囊线虫,且其胞囊密度分布不均匀。将黑河地区各点连续2a采集得到每100g风干土中胞囊数量分为5个区段:胞囊密度为0~50个的占13.79%,胞囊密度为50~100个的占37.93%,胞囊密度为100~150个的占17.24%,胞囊密度为150~200个的占27.57%,胞囊密度超过200个的占3.45%。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种群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为组培诱导四倍体育成无籽小西瓜提供基础条件,进行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苗子叶近轴端为小型西瓜组培诱导丛生芽最佳外植体,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丛生芽在培养基1/2MS+6-BA 2.0 mg.L-1上增殖系数高;分化的小型西瓜不定芽在1/2MS+KT 0.2mg.L-1+IAA 0.01 mg.L-1的培养基上苗伸长好且苗壮,经壮苗培养的小型西瓜幼苗在1/2MS+IBA 0.3 mg.L-1生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型西瓜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降解菌协同效应与粗酶液影响因素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效微生物菌系和适宜反应条件是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关键。试验以前期分离获得的纤维素降解菌为基础,研究了降解菌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粗酶液性质。结果表明,降解菌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其中X2与X5混合培养产酶能力达到了0.66 U.mL-1,比单一降解菌酶活力提高了将近1倍;其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为25℃和5.0;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对酶活力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Ca2+和Mn2+是粗酶液的激活剂,在研究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提升酶活力。研究结果为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协同效应 金属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高粱出苗不全的原因与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高粱出苗不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农民与种子公司的纠纷不断发生,给农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和谐带来隐患。根据对黑龙江省高粱生产情况的掌握,以及对高粱出苗不全地块的调查及相关农民的走访可知,黑龙江省高粱出苗不全的原因虽多,但可归结为4类:商品种子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现对其提出防治对策,以促进黑龙江高粱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粱 出苗不全 影响因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间作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施氮和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210、420和630kg.hm-2)下间作玉米各关键生育时期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的动态变化、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计算分析了间作玉米的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总体表现为0~60cm土层>60~200cm土层。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M"形变化,即玉米播种前和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高峰,小麦播种前、玉米拔节期和玉米收获后出现低谷。60~120cm和12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倒"V"形变化,总体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出现高峰值,210~630kg.hm-2施氮处理下120~200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较不施氮处理分别高出149.1%、115.6%和126.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玉米穗长、穗粒数、穗重呈增大趋势,秃顶呈降低趋势,增产幅度依次减小,氮肥利用率依次降低。

关键词: 间作玉米 产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累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含水量相关因素及育种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收获时的高产量和优良品质是玉米品种选育一直追求的目标。黑龙江省地处北方玉米区,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低等自然条件因素对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含量高低形成了无形的制约。籽粒灌浆和脱水过程的快慢将决定其收获时籽粒的最终含水量及单产产量。籽粒灌浆和脱水与植株的田间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将其与遗传育种结合,对选育灌浆速率高、脱水速率快的玉米自交系及其衍生的玉米新品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籽粒 灌浆 脱水速率 水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