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肥、钾肥、插秧密度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插秧密度,最后为钾肥;同时采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产量最优栽培方案。氮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与氮肥呈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和氮肥与直链淀粉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胶稠度会随着施肥量和密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都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胶稠度是直接和间接影响食味评分的最主要因子。因此在最优方案内,应尽量降低肥料和密度来提高稻米的食味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肝片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扩增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F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根据GenBank发表的部分Fh GST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Fh GST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测定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Fh GST基因全长682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澳大利亚分离的肝片吸虫GST同源性较高,与大片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GST也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虫株GS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Fh GST蛋白不适合用作诊断抗原,但由于其存在交叉反应,GST基因作为分子疫苗的候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肝片吸虫GST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GST蛋白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旅游园的发展对策
《中国林副特产 》 2012
摘要:农业科技园这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的现象,使其无法实现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功能。面对旅游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整合农业科技园区资源,改善经营管理状况已成为农业科技园区的首要任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旅游园的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使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旅游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摘要:试验在建立优化SRAP-PCR的基础上,分析了9份栽培稻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从基因组编码区水平上更深入了解栽培稻的遗传背景.结果表明:参试的栽培稻材料在110对引物组合中均能得到PCR扩增电泳图谱,共扩增出748种类型的谱带,多态性谱带423种,多态率为56.5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条多态性谱带.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栽培稻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0.62,其中籼稻材料多样性指数为0.61,粳稻多样性指数为0.6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粳稻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差异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