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阻断ELISA测定鸡传染性鼻炎血清型抗体
《中国兽药杂志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两株鸡传染性鼻炎(IC)单克隆抗体(PageA、C型各1株),建立的阻断ELISA技术,测定实验免疫和实验感染鸡血清,表现出明显的型特异性。


华北地区杂交粳稻民间科研协作讨论会简报
《杂交水稻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华北地区杂交粳稻民间科研协作讨论会简报Abriefreportonthesymposiumofthenongover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cooperationinjaponicahybridriceoftheNort...


蜂王浆中一种有抗菌活性的小肽
《昆虫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用分子筛柱层析的方法,从蜂王浆的水溶性物质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活性肽,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分子量约为2.3kD,含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占33%,表明它是一种富含甘氨酸的小肽。
关键词: 蜂王浆,活性肽,抑菌作用


乙烯在玉米籽粒发育及败育中调节作用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取田间处理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败育型(3631)和正常类型(4936×U8)玉米杂交种进行了乙烯与籽粒发育及败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败育类型品种授粉后8h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正常类型,且在以后1~2d内维持较高水平。田间在穗部处理和室内培养处理均表明乙烯明显影响籽粒败育,增加败育。由此可见,乙烯在籽粒发育和败育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玉米;乙烯;籽粒发育;败育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Ⅱ.AC─ELISA方法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将所制备的腹水单抗AB7、BG9经硫酸铁盐析、透析,再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后,采用戊二醛二步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抗,建立了用于鉴别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型的AC-ELISA方法,并对国内的6个分离株及美国变异株1084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国内分离株均含有CJ801株相一致的AB7、BG9位点,而1084A株缺失AB7位点。


优质粳稻光敏核不育系1647S
《杂交水稻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优质粳稻光敏核不育系1647SAjaponicaqualityPGMSline1647S洪立芳,刘建平,刘秉全,胡道芬,毛振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647S是一个以光敏为主的核不育系,采用杂交育种与花培相结...


副鸡嗜血杆菌PCR试验及应用
《中国兽药杂志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在Hpg核酸探针试验基础上设计PCR引物和PCR试验方法。检测41株Hpg和26株非Hpg证明PCR试验特异性好,敏感性比Hpg核酸探针高1000~10,000倍。用PCR检验直接临床棉拭子样品,与Hpg细菌分离结果完全一致。PCR试验简便敏感快速,有可能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临床Hpg诊断。


中国小基瓢虫属Diomus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昆虫分类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回顾了小基瓢虫属Diomus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该属的研究简况,描述了小基瓢虫的分布情况及鉴别特征。对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动物博物馆的一些标本及作者近年来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我国小基瓢虫属昆虫3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产于河北的长叶基瓢虫D.longilobus,sp.nov.和产于广东的膨囊基瓢虫D.tumefactus,sp.nov.,给出了种类检索表,每种都附以详细的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关键词: 鞘翅目,瓢虫科,小基瓢虫属,新种,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