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依阿华坚秆群体(BSSS)在新疆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简述BSSS群体的来历及在新疆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含有50%BSSS血缘的Sc-704于1982~1990年在新疆累计推广500多万亩。1993年通过审定的新玉7号和新玉8号分别含有50%BSSS血缘。

关键词: 玉米,坚秆,种质,育种,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吐鲁番地区双孢放线菌属新种的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摘要:从吐鲁番盆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3株双孢放线菌(Actinobispora),编号为HV4-5,5-4和HVS-8,经鉴定为两个新种。菌株HV5-8和5-4为自溶双孢放线菌(Actinobisporaautolyticasp.nov.),菌株HV4-5为新疆双孢放线菌(Actinobisporaxinjiangensissp.nov.),它们在气丝和基丝上均形成成纵对孢子和单孢子,胞壁为Ⅳ型。

关键词: 双孢放线菌属,新疆双孢放线菌,自溶双孢放线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农村小康指标的综合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浅议农村小康指标的综合评价新疆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平,郭宏实现农村小康就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基础上,使广大农民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的水平。因此,农村小康是反映政治、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剂XJ的抗旱增产能力的研究

干旱区研究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当地抗旱植物与工业废料经化学处理自制的抗旱剂XJ,经1991年以来陆续用于小麦、棉花、甜菜等作物种子处理,苗期水培、盆栽浇灌,尤其是盆栽、大田叶面喷施,证明确为一种新型抗旱增产剂。大田喷施增产幅度达20%-50%,优于目前市售抗旱剂或叶面肥。研究了该剂对植物的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如叶面气孔的部分关闭,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及根系的变化以探索该剂的抗旱增产机理。

关键词: 抗旱剂,气孔开张度,抗蒸腾剂,叶绿素,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昌春6号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摘要: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昌春6号方万发,邵新文(新疆农科院奇台春麦试验站,奇台,831700)春小麦昌春6号是新疆农科院奇台试验站1985年以高代品系82A3/021为母本,78A131/03312为父本,采用田间常规杂交后经南北交替单株选择,株系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抗CMV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5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转目的基因植物基因整台及表达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系统,并用报告基因检测、SDS-PAGE、Dot-ELISA、PCR特异扩增、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了用叶盘法经Ti质粒转化的甜瓜再生植株CMV-CP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CMV-CP基因,长度为1kb,并能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4Kd,确为CMV的外壳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约5%。

关键词: CMV-CP,转基因植物,分子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渣综合利用新途径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摘要:甜菜渣综合利用新途径张良健,岳丕昌(新疆农科院情报所,乌鲁木齐,830000)甜菜渣是甜菜制糖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根据分析,干甜菜渣含水分13.2%,粗蛋白质8.2%,粗脂肪0.8%,无氟浸出物57%,粗纤维17.2%,灰分3.6%,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萨克斯坦冬性硬粒小麦在新疆试种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摘要:哈萨克斯坦冬性硬粒小麦在新疆试种初报李蓉,覃祥安,李新平(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室,乌鲁木齐,830000)硬粒小麦又名杜隆小麦,是世界上宝贵的农作物资源之一。它与普通小麦相比,具有籽粒长,角质率高,呈半透明琥珀色,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用硬粒小麦面粉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番茄新番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新疆农业科学 1995

摘要:加工番茄新番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王雷,石英,田淑萍,余庆辉,彭刚(新疆农科院园艺所,乌鲁木齐,830000)(玛纳斯番茄酱厂)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4号(原称新红718)是新疆农科院园艺所选配的加工番茄一代杂交种,1994年11月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季稻亩产超吨的品种选择

新疆农业科技 1995

摘要:单季稻亩产超吨的品种选择新疆农科院粮作所曹希之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系林隐荫一、亩超吨稻的依据地处塔里木盆地平原绿洲的阿克苏、疏附等地稻区是南疆著名的水稻集中产地,这里≥10℃的积温3800℃,生长期191天以上,日照时数2550~3000小时。丰富的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