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扩散行为与迁飞可能性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4 CSCD
摘要:作者于1987和1988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当地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人工标放回收方法对其扩散行为及迁飞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两年分别释放人工饲养的标记玉米螟成虫15万和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 diamondback moth60万头,在45.5km半径范围内分别回收到标记雄蛾461和2650头,首次明确了我国北方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的田间扩散飞行规律,95%集中在距释放点4km半径范围内;部分个体可扩散到6—30km半径范围内,最远距释放中心45.5km。成虫扩散飞行受风力、风向和温度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虽有远距离迁飞的潜力,但至少在越冬代发生期基本不存在大量远距离迁飞的可能性。
大豆属生物学研究──Ⅲ亚属间、种间超氧物歧化酶谱型分析
《大豆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大豆属Glycine亚属8个种23份材料和Soja亚属1价野生材料、1份栽培材料的超氧物歧化酶谱型的分析,发现:1.供试材料中共出现16条SOD谱带。2.染色体组型与SOD谱型有一定的关系,染色体组型相近的材料的SOD谱型相似。3.一年生野生大豆(G.Soja)与多年生野生大豆种G.tabacina(2n=80)、G.tomentella(2n=78)的SOD谱型比较接近,可供大豆属进化研究参考。
关键词: 大豆属;超氧物歧化酶;谱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考察访问欧共体农作物种子专业
《吉林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考察访问欧共体农作物种子专业谢道宏(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公主岭136100)根据欧共体《吉林省玉米和向日葵研究发展项目》1991年工作计划安排,中方组成访欧科学考察团,玉米团由经贸部、省经贸委和省农科院派出的五人组成。自1991年8月7日到27日访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中早熟水稻新品种吉89─45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二)──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
《延边农学院学报 》 1994
摘要:吉89—45是我所以吉粳60号为母本,东北12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稳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达1.1042,其次是每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7017。而饱满粒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栽培措施上保证穗数的前提下,力争大穗。对吉89—45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栽培措施首先是施氮量,其次是每穴插秧苗数,再次是穗肥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双犊生产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肉牛双犊生产研究进展郭万库(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牛属单胎动物,妊娠期也很长,与其它猪鸡羊等畜*禽相比繁殖效率很低。起初,可能因为在当时产双犊不*重要,没有考虑双犊对母牛性能的影响,直至出现产双*犊对产奶量有不同影响的报导,及其对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饲料中含硫氨基酸测定方法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1994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测定方法。重点讨论了预氧化水解离子交换色谱法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和操作参数的确定、操作上的简化与改进,评价了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特别是与1991年八国26个实验室的大型联合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并探讨了该法同时测定其它氨基酸的可能性。
关键词: 蛋氨酸,胱氨酸的测定,含硫氨基酸分析,蛋氨酸砜,磺基丙氨酸,过甲酸氧化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农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评估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1994
摘要:吉林农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评估姜玉梅,姜红冰(吉林省农科院图书馆公主岭136100)一、我馆文献资源建设概述我馆创建于1948年9月。其前身系日伪时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产业试验场农业经营部”下设的图书组。东北光复前,原“满铁试验场”的藏书有相当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与玉米青贮饲料
《农村天地 》 1994
摘要:青贮玉米是指以收取茎、叶、果穗产量最高的专用玉米品种。这种玉米在籽实乳熟(籽粒有浆汁时)末期或腊熟(籽实切面呈黄腊状,相当于煮青苞米穗时期)初期收割,全株(包括果穗)铡碎后青贮发酵,即成为“玉米青贮饲料”。 在同等土地与栽培管理条件下,全株青贮玉米青物质产量公顷4~5万公斤,籽实玉米的产量为公顷6000~7000公斤。由于籽实玉米投入较大,每公顷纯收入1752元,青贮玉米为2291元,青贮玉米比籽实玉米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半山区草食畜牧业之我见
《吉林畜牧兽医 》 1994
摘要: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就半山区而言,有11317平方公里的高山草地、草坡、低谷、草甸等未被开发利用,如何利用那里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农业科研单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此外从农业增产水平看,畜牧业的发展,势必走向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来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面对上述前景,肉牛做为一种草食家畜,其优越地位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