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的长芒苋潜在适生区预测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恶性入侵杂草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对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不同模型由于算法不同对长芒苋潜在适生区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综合4种生态位模型(MaxEnt、GARP、BIOCLIM和DOMAIN)预测长芒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以提高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平均AUC值均大于0.85。MaxEnt和DOMAIN的平均Kappa值大于0.81;BIOCLIM和GARP的平均Kappa值大于0.69。MaxEnt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要略胜一筹。BIOCLIM和MaxEnt的预测结果较为收敛,DOMAIN和GARP预测的适生区范围较广,由此预测的长芒苋潜在适生区分别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0.66%和32.38%,48.39%和49.76%。综合预测结果,长芒苋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则是长芒苋存在的边缘环境地区。

关键词: 长芒苋 潜在适生区 生态位模型 模型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和光照强度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3

摘要:该试验选用30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壳3号蛋鸭1 380只,研究笼养密度及光照强度对蛋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只/笼的养殖密度中蛋鸭的产蛋率显著高于13只/笼和7只/笼的养殖密度(P<0.05);破损蛋率和料蛋比显著低于13只/笼和7只/笼的养殖密度(P<0.05).60~70 Lx光照强度下,蛋鸭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强度处理组(P<0.05);破损蛋率显著低于其他光照强度处理组(P<0.05).综上所述,以60~70 Lx光照强度,3只/笼的养殖密度蛋鸭的生产性能最佳,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鸭蛋的品质.

关键词: 养殖密度 光照强度 笼养蛋鸭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同胞多胎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同胞多胎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8窝54只遗传背景相同、体况良好、健康无病的湖羊同胞3胎羔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1组、处理2组羔羊分别补饲精料颗粒料、全价颗粒料(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全价益生菌颗粒料(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0.1%益生菌)。结果表明:(1)各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均无显著差异(P> 0.05),处理1组效果较好。(2)处理2组尿素氮(UN)较对照组降低了21.10%,差异显著(P <0.05),其余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甘油三酯(TG)水平接近,均较对照组降低了54.35%,差异极显著(P <0.01);各组间其余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对同胞3胎羔羊,补饲饲草纤维有利于血脂代谢,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对生长性能没有提升效果,但可提高血液蛋白质利用率。

关键词: 饲草纤维 益生菌 生长性能 血液代谢指标 同胞多胎羔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颗粒剂对土壤中茶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

茶叶学报 2023

摘要:[目的]白僵菌是控制茶丽纹象甲种群发生的重要因子之一.明确不同剂量白僵菌颗粒剂对茶园丽纹象甲幼虫、蛹的防治效果,为今后茶丽纹象甲的田间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前期筛选到的白僵菌Bb338菌株,利用大米发酵制成颗粒剂拌土后,按照 3种剂量(7.50、3.75、1.50 g·m-2)分别均匀撒施在茶蓬下方地表和茶行间,调查土壤中丽纹象甲幼虫和蛹的数量.[结果]撒施白僵菌颗粒剂 7.50 g·m-2,施药后 10 d,防治效果为 60.23%;施药后 30 d,防治效果达 73.68%.施药后 40 d,施高、中、低剂量白僵菌颗粒剂防治效果依次为71.93%、68.63%和 27.27%.[结论]撒施高剂量(7.50 g·m-2)白僵菌颗粒剂对茶丽纹象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茶丽纹象甲 白僵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素酶标记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的生物学和定殖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示踪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的定殖特性,采用电击法对菌株FJAT1458进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并于室内采用生测法测定标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稳定性、致病力及在番茄植株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成功将luc基因整合至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染色体上,标记菌株FJAT1458-LUC发出强烈的荧光,且PCR扩增出1612 bp的luc基因片段;与野生型菌株FJAT1458相比,标记菌株FJAT1458-LUC的生长明显滞后,培养8 h之后标记菌株FJAT1458-LUC的OD600nm值均小于野生型菌株FJAT1458;且标记菌株FJAT1458-LUC连续传代20次后菌体浓度显著增加,发光菌体比例显著降低,LUC活性和luc基因表达量均随着传代数增加而显著降低;标记前、后菌株FJAT1458的弱化指数分别为0.90和0.89,且接种番茄植株30 d均未引起植株发病.标记菌株FJAT1458-LUC能在番茄根际土壤、根及茎中定殖,定殖数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定殖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接种后3、5和5 d;接种后9 d和12 d在番茄茎和根中未检测到该菌株.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成功标记luc基因后仍能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定殖,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番茄 无致病力菌株 荧光素酶标记 定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萎凋搭配重做青促进‘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品质形成

茶叶学报 2023

摘要:【目的】‘春闺’茶树品种制成闽南乌龙茶具有天然茉莉花香的品质特征。为充分发挥其品种特性,围绕特征香气品质稳定形成的配套工艺开展研究,从而提升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品质。【方法】以春闺大开面鲜叶为研究对象,设置低温萎凋轻做青(DWQ)、低温萎凋重做青(DWZ)、常温萎凋轻做青(CWQ)和常温萎凋重做青(CWZ)4种参数并分别制成闽南乌龙茶。采用感官审评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样本进行香气品质评价以及香气组分测定,研究不同处理下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品质以及组分含量差异。【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重做青处理的春闺乌龙茶香气品质更优,其中DWZ制成的春闺乌龙茶似茉莉花香的品质特征最明显。香气测定结果显示,DWZ处理的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组分吲哚相对含量最高,为32.15%,同时橙花叔醇与己酸己酯等组分在DWZ中也明显富集。而CWZ处理虽然有利于整体香气丰度增加,但会使吲哚等组分相对含量占比下降。【结论】低温萎凋搭配重做青的工艺处理最有利于春闺乌龙茶似茉莉花香的特征香气品质形成。

关键词: 春闺茶树品种 闽南乌龙茶 天然茉莉花香 感官审评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吲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优化主编人才培育机制

中国传媒科技 2023

摘要:【目的】主编是科技期刊的掌舵人,引领着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文章探讨建立一套健全的、可持续的科技期刊主编人才培育机制,以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方法】通过梳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主编的能力要求,剖析我国科技期刊现行主编岗位规定和培育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从主编遴选机制、绩效考核、培训体系、评选表彰、职业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期刊主编人才培育机制的建议。【结论】孕育形成一个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主编职业化发展微生态,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主编队伍 岗位规定 培育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炭黑(百草霜)微晶结构及其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

福建畜牧兽医 2023

摘要:本试验旨在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按文中试验方法,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在p 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下对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及吸附量。结果表明:(1)植物炭黑(百草霜)的比表面积为1 440.09 m~2/g、孔体积为1.28 cm~3/g、孔径为3.56 nm,其微晶结构(比表面)明显优于蒙脱石。(2)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呕吐毒素(DON)的吸附率在91%以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及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均在99%以上,且不受以上3种霉菌毒素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炭黑 百草霜 微晶结构 霉菌毒素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大果型龙眼新品种-福圆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福圆是立冬本×青壳宝圆的杂交子代,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晚熟优质大果型龙眼新品种。2021年9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成果登记号:935201Y0117。该品种果实侧扁圆形,果肩下斜,果顶钝圆,龟裂纹较明显,疣状突起不明显。果皮青褐色;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稍流汁,汁液多,离核较易,肉质细嫩、较化渣。果实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14.6 g,最大单果重18.2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