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寒冷稻作区杂交粳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商榷
《中国农学通报 》 1993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寒冷稻作区杂交粳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杂交粳稻研究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提出了正确对待现状,促进杂交粳稻发展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商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61个杂种 F_1代及其亲本材料,分析了谷子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优势值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杂种一代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以单株产量优势最高,其次是穗粒数、穗长、码效、千粒重和株高。②产量优势的提高主要是穗粒数优势的增加,因此,育种中应重视提高亲本的穗粒效和提高穗粒数的杂种优势,从而提高杂交种产量。③杂种一代性状表现与亲本关系密切,应注重高值亲本的选择,特别是产量性状更应注意选择大穗多粒亲本,以便配出高产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公选1号月见草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公选1号月见草新品种由吉林省农科院土肥所选育而成。经过人工栽培试验研究和基点示范种植,现将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选地与整地选地月见草属野生植物,在野生条件下,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常散生于长白山区林间平地或沙土等瘠薄的土壤上。公选1号月见草新品种,是从野生月见草中选育而出,对土壤肥力要求也不严格。其适应性广,要求在pH8.0以下,通透性良好的粘壤土、壤土、砂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稻区1984~1991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成果及其应用
《作物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 概况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使水稻育种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金桥。试验结果是品种审定推广的依据。北方稻区大多光照条件好,气温日较差大,单产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的粳稻主产区之一。北方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还在于及时地沟通北方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最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应用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良种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良种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为正确引种和区试点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概况
《吉林农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93年2月15日至2月28日随中国植物生物技术考察组赴日考察。短短的两周时间,我们考察了筑波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名古屋大学理学部遗传研究所、京都大学农学部、静岗、爱知、兵库县农业试验场以及日本三菱化成的植物工业研究所和板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适宜收获时期的研究
《吉林畜牧兽医 》 1993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玉米播种面积约200万公顷,年产玉米籽实1560多万吨。玉米秸秆产量大体和籽实产量相近似,除用作燃料和肥料外(约占50%);每年尚有750多万吨的玉米秸秆可以用作草食家畜的饲料。但当前推广玉米青贮饲料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质量,缓解秋收与青贮的劳动力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大豆花叶病毒后、大豆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蛋白组份的变化
《植物病理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接种大豆花叶病毒后大豆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蛋白组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大豆花叶病毒后,大豆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低于未接种对照株,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蛋白质含量及蛋白组份中大分子量组份相对含量有所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