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棉花冠层设计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棉花冠层设计栽培方法是根据长江下游地区9、10月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的特点,通过栽培措施的设计,显著提高棉花顶部的经济性,最终实现棉花中后期丰富光温热等的充分利用。2013年利用该项技术,实现本省棉花小面积公顷子棉7500kg的高产纪录;2014年在大灾之年,继续显示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效果,在盐城市盐都区丰产示范片,公顷子棉产量达到6487.5 kg,比全省平均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比较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种植大户成败之因

农药市场信息 2015

摘要:传统的农业生产本身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种植大户还要比零散承包户承受更多的风险。因此通过对种植大户现状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粮食集约化过程中种植大户存在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压力,剖析失败者的成因和教训,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和策略,对提高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和科学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飞燕草“北极光”无菌播种技术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摘要:飞燕草"北极光"的商品化栽培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但存在出苗迟缓、增殖率低,且种子繁殖的后代易发生分离等问题。该试验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对不同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试验,为其进一步进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提供前提保障。

关键词: 飞燕草“北极光” 无菌播种 种子灭菌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重对黄羽鹌鹑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养殖与饲料 2015

摘要:选取280枚经两世代全同胞近交的黄羽鹌鹑种蛋,按照蛋重大小分为3组,进行破碎检查,研究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选取579枚黄羽鹌鹑种蛋,按照蛋重大小分为3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研究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

关键词: 鹌鹑 蛋重 受精率 孵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措施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生产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对优良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对种子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产前、产中及产后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大面积玉米制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制种 存在问题 关键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耳叶牛皮消生产中的主要虫害防控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5

摘要:盐城地区由于多年种植耳叶牛皮消,虫害逐年加重,中华萝雐肖叶甲、红脊长蝽、蚜虫、红蜘蛛成为危害耳叶牛皮消生产的主要虫害。本文论述了几种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主要防治措施。1中华萝藤肖叶甲1.1发生及危害中华萝雐肖叶甲个体粗壮,体长7.2~13.5mm、体宽4.2~7.0mm。外壳具有金属蓝或蓝绿、蓝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还田与氮肥互作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关键词: 大穗型杂交粳稻 麦秸还田 施氮量 枝梗与颖花的形成 稻穗部位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麦田病虫草害防治的几点建议

农药市场信息 2015

摘要:通过年前年后的各地走访和农户反映,今年春季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偏重,情况复杂。对于这种情况,在春季麦田防治工作中,我们要抓住重点,理清思路,不同田块区别对待。一、对于大部分稻麦轮作田块,受去年水稻秋季低温寡照的影响,播种期普遍推迟,不少地区因低温和时间仓促,未及冬季化除或化除效果不好。该类田块田间草相复杂,看麦娘、菵草、硬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揭示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小麦赤霉病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5种配比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福美双比例为1:0.5、1:1、1:1.5、1:2、1:2.5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2655、0.2001、0.3462、0.6298、0.8295 mg/L;这5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1.4729、2.5540、1.8086、1.1475、0.9975,其中咪鲜胺与福美双为1:1和1:1.5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以1:1增效作用最大。

关键词: 咪鲜胺 福美双 小麦赤霉病 抑制效果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通地方畜禽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畜禽业 2015

摘要:江苏省南通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文章分析了地方畜禽资源的历史形成和品种特性,探讨了利用现状,提出地方畜禽资源未来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狼山鸡 利用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