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明辉 1 ; 顾俊荣 1 ; 陈培峰 1 ; 韩立宇 2 ; 乔中英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大穗型杂交粳稻;麦秸还田;施氮量;枝梗与颖花的形成;稻穗部位差异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22 期
页码: 4437-44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 相关文献
[1]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2]麦秸还田下施氮量对花生结荚期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束红梅,张国伟,杨长琴,王晓婧,梁婷,刘瑞显. 2024
[3]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4]稻麦复种条件下麦秸还田的产量效应和应用技术. 朱学谦,王伟中,汪明,刘洪杰. 1988
[5]麦秸还田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产量特性的影响. 顾俊荣,陈培峰,朱赟德,韩立宇,董明辉. 2014
[6]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麦秸还田水稻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轶鹏,吴玉玲,潘玉良,丁成伟,王友霜,赵新勇,冯国华. 2018
[7]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 2016
[8]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效益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薛亚光. 2015
[9]麦秸还田和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结实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顾俊荣,韩立宇,乔中英,王建平,朱赟德,董明辉. 2014
[10]麦秸还田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刘建. 2018
[11]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田麦秸降解效果. 王延鹏,汪小旵,施印炎,魏天翔,杨四军,丁启朔. 2021
[12]不同麦秸还田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王宁,罗佳琳,赵亚慧,李勇,于建光. 2020
[13]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14]植稻前水旋结合麦秸还田的初步研究. 董百舒,王振忠. 1992
[15]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王亚雷. 2009
[16]麦秸与氮肥配施对水稻根际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罗佳琳,赵亚慧,于建光,王宁,薛利红,杨林章. 2021
[17]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珊珊,刘绪,薛利红,侯朋福,刘雅文,王绍华,杨林章. 2018
[18]秸秆腐解剂对麦秸腐解速率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宇容,陈留根,郭智,周炜,朱普平. 2017
[19]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还田麦秸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杨林章. 2017
[20]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抛植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 ZHAO Bu-hong,赵步洪,DAI Zheng-yuan,戴正元,TAN Chang-le.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苏粳1180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曹鹏辉;于雅洁;乔中英;袁彩勇;董明辉;宋云生;谢裕林;陈飞;朱勇良
关键词:粳稻;苏粳1180;选育;栽培技术
-
梨中农药残留污染特点及其消解特性与检测技术
作者:张丽;马梓涵;陆皓茜;刘腾飞;施林林;杨代凤;董明辉
关键词:梨;农药残留;污染特点;消解特性;检测技术
-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生石灰量对羊肚菌品质的影响
作者:马佳佳;金梅娟;闫肃;黄桂丽;顾俊荣;王毓宁;董明辉
关键词:羊肚菌;稻秸秆还田;生石灰;感官品质;营养品质
-
不同品种羊肚菌和外源营养对其生产性状的影响
作者:谢春芹;董明辉;顾鲁同;李勇;赵国强;凡军民;侯金凤;金梅娟
关键词:羊肚菌;外源营养袋;生产性状
-
不同轮作模式对优质食味稻米品质的影响及氮肥调控效应
作者:宋云生;顾俊荣;金梅娟;曹鹏辉;于雅洁;袁彩勇;董明辉
关键词:轮作模式;氮肥运筹;稻米品质;优质食味粳稻;RVA谱特征值
-
"稻-羊肚菌"轮作下稻田消纳羊肚菌废弃物的减氮效应研究
作者:金梅娟;王海候;顾俊荣;董明辉
关键词:水稻;羊肚菌废弃物;氮肥;产量;土壤培肥
-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作者:于雅洁;曹鹏辉;宋云生;陈飞;乔中英;董明辉;朱勇良;谢裕林;袁彩勇
关键词:稻瘟病;PARMS技术;抗性基因;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