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毕赤酵母植酸酶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及诱导表达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培养方式和植酸酶基因高效表达策略。采用逐步增加流加方式进行高密度培养,结果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到64 g/L。通过在线检测细胞消耗甲醇的MSUR,估算细胞在单位时间内对甲醇需求量,从而确定甲醇流加速率,采用此种方法可使重组毕赤酵母高水平表达植酸酶,最终发酵上清液中总蛋白量为8.58 g/L,植酸酶活力达到853 U/mL。

关键词: 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 高密度培养 高效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宝桑园科普基地在科普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

中国蚕业 2009

摘要:介绍了宝桑园科普基地实行蚕桑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并举,形成资源再利用和良性循环的基本情况;该基地是以蚕丝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基地,开拓了生产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新路线,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宝桑园科普基地坚持以教促乐,以乐促教,使游乐、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突出"自然生态、环保教育、农业科技"三大特色,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 宝桑园 科普基地 蚕丝文化 生态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州郊区菜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某菜地在天然降雨条件下氮磷养分随地表径流输出的定位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氮、磷流失量呈显著线性相关。菜地径流流失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雨季期间(4月—7月)其他形态N流失量占总N流失量的比例上升,铵态氮含量一直很低;整个试验期间,TN与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素径流迁移以颗粒态为主。与未施肥对照组相比,菜地常规施肥显著增加N径流流失量,对P未造成显著影响;因而菜地常规施肥对径流水体N富营养化具有较高风险。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菜地 径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资源的鉴定、分布特点及遗传分析检测,分析了抗褐飞虱遗传的"基因对基因"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与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揭示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及其展望。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 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防御素是植物免疫系统的一员,具有防御病原菌侵染植物的功能。本文采用RACE法成功地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蛋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ACE方法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AhDRRP),得到的cDNA全长为585bp,含一个22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个氨基酸;经同源分析,花生防御素蛋白与其它物种具有33%~70%的同源性。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28kDAhDRRP融合蛋白。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的获取为花生防御素功能鉴定打下一定基础。

关键词: 花生 植物防御素 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磷钾指标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广东省多个市县2007~2008年开展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东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中的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的水稻土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7.2212Ln(x)+59.705、r=0.671,有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9.3529Ln(x)+46.928、r=0.486,有效磷含量与推荐施磷量的数学模型为:y=-0.023x+4.463、r=-0.716,有效钾含量与推荐施钾量的数学模型为y=-4.1001Ln(x)+24.834、r=-0.817;提出了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的极低、低、中、中高、高5个等级指标及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的磷、钾肥推荐施用量。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 养分丰缺指标 磷素 钾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鸡粪土壤中磷的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施用鸡粪土壤中磷养分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附着态磷(PP)占总磷(TP)的61.1%~79.5%,是土壤中磷素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用量较基于作物需氮量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磷浓度,其中TP降幅为8.0%~46.3%,PP降幅为6.0%~48.2%,TDP降幅为15.1%~46.0%,DIP降幅为29.4%~55.5%,表明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施用量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磷素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风险。添加沸石或铁盐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TP和PP浓度,从而有效降低磷随地表径流损失的风险。

关键词: 鸡粪 径流 沸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弱感光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金稻优122的选育及应用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稻优122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金稻13A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广恢122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2005和2006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分别比对照博优122增产8.59%和5.95%,均达显著水平,适宜广东、广西作晚稻种植。

关键词: 弱感光 杂交水稻 金稻优122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叶菜连续种植的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关键词: 尿素 碳铵 有机肥 叶菜 连续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超级常规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年来通过对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和桂农占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结合华南稻区的生态特点,提出华南超级常规稻早、晚季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以及病虫草鼠螺害综合防治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供广东省各地在超级稻推广过程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 超级稻 常规稻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