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三种复合侵染'心香'甘薯的病毒种类鉴定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心香'是中国选育的一种优质鲜食早熟甘薯品种.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和RT-PCR方法,对采集于海南省东方市1例表现为明显花叶斑驳及叶严重卷曲皱缩症状的'心香'甘薯叶片进行感染病毒种类鉴定,发现样本中含有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病毒 C(sweet potato virus C,SPVC)和乙型线形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进一步基于病毒CP基因全长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病毒分离物分属于SPFMVRC株系、SPVCⅡ株系和SPCFV非洲-秘鲁株系组.本研究鉴定出的复合侵染'心香'甘薯的这三种病毒,将为该品种的病毒防控及脱毒种苗繁育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病毒检测 Small RNA RT-PCR 复合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丁茶冬青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研究苦丁茶冬青多糖对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苦丁茶冬青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Ilex kudingcha C.J.Tseng)对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抗氧化酶(SOD、T-AOC、GSH-Px和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β)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与苦丁茶冬青多糖浓度呈正相关,在80和160μg/mL浓度时,吸光度值分别为0.38和0.41,与空白对照组(0.3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SOD、T-AOC、GSH-Px和CAT活力随苦丁茶冬青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为160μg/mL时,抗氧化酶活力分别为4.54 U/mg蛋白、1.06 mmol/mg蛋白、799.01 mU/mg蛋白和806.85 U/m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丁茶冬青多糖显著降低MDA含量、促进NO分泌和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分泌TNF-α、IFN-γ和IL-1β.本研究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多糖可通过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等发挥其免疫增强活性,该研究可为苦丁茶冬青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多糖 脾脏淋巴细胞 抗氧化活性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探究木薯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1行木薯2行花生(C1P2P)、2行木薯3行花生(C2P3)和2行木薯4行花生(C2P4)3种间作模式,以单作木薯(MC)为对照,测定0~20 cm 土层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可培养细菌数量、可培养真菌数量11个土壤肥力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指标的土壤肥力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C2P4模式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低于MC处理;C1P2模式仅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MC处理;C2P3模式的pH、脲酶活性显著高于MC处理,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低于MC处理.(2)由主成分分析3种间作模式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可知,C1P2间作模式能促进木薯地土壤肥力的提高,而C2P3和C2P4模式使土壤肥力下降.推广C2P4模式,应补充因增产而被带走的养分量,维持木薯地的土壤肥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间作模式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饲喂不同类型椰子叶片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椰子叶片对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椰子心叶、椰子半展叶和椰子全展叶长期饲养椰心叶甲,并比较驯化后椰心叶甲种群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的差异.[结果]用椰子心叶和椰子全展叶长期饲养的椰心叶甲种群在卵长度(P=0.005<0.01)和蛹重上差异显著(P<0.01).从整个幼虫发育历期来看,椰子心叶、椰子半展叶和椰子全展叶驯化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41.45、40.61和36.38 d,椰子全展叶驯化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椰子心叶驯化种群的交配产卵前期显著短于椰子半展叶和椰子全展叶驯化种群(P<0.05);椰子半展叶驯化种群的平均产卵量最多,为161.78粒,其次是椰子全展叶种群的147.33粒,最少的是椰子心叶驯化种群,其平均产卵量为112.60粒.用椰子心叶、椰子半展叶和椰子全展叶长期驯化种群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24.79、35.86和45.94.[结论]长期饲喂不同生长阶段的椰子叶片对椰心叶甲的生长发育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椰子全展叶驯化种群的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种群趋势指数最高.椰子全展叶是最适合椰心叶甲的生长发育的叶片.

关键词: 椰心叶甲 发育历期 实验种群生命表 食物驯化 产卵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环境因子对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海南芒果园使用量大,环境风险高.然而,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尚不明确.为此,采集海南芒果典型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效唑的本底降解特征,分析了土著微生物、外源铁还原菌、土壤持水量等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51~114 d,属中等降解或较难降解农药.其中,乐东土壤中的t1/2最大,残留风险最高.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环境因子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在乐东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和添加外源铁还原菌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微弱,而在东方土壤和昌江土壤中,灭杀土著微生物可使多效唑的降解速率下降67.47%~69.12%,t1/2延长2.4~3.0倍,表明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样,添加外源铁还原菌也抑制了多效唑在这2种土壤中的降解,使t1/2延长2~4倍,表明胞外电子传递不但未能氧化还原降解多效唑,甚至可能影响土著微生物对多效唑的降解活性.不同土壤持水量的多效唑t1/2表现为:60%持水量>30%持水量>100%持水量,表明适度的持水量可加速多效唑在土壤中的降解.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因子,其中,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2个关键土壤因子,较低的土壤pH或较高的CEC更有利于多效唑的降解.研究结果可为海南芒果园土壤中多效唑残留的风险预防和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多效唑 芒果园土壤 降解 环境因子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加工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共同发酵,研制具有良好风味的凝固型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浓缩椰子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及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4%浓缩椰子水,40℃发酵8 h时制得的酸奶的状态黏稠、口感细腻,且具有独特的椰香味,品质最佳;且该条件下获得的酸奶产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远高于市售酸奶和对照酸奶。因此,浓缩椰子水的添加可改善椰子植物酸奶的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浓缩椰子水 椰子植物酸奶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砂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砂仁为“四大南药”之一,其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复杂,探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有利于理清砂仁种质来源和遗传背景,以便在砂仁亲本选配以及品种选育上提高效率。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收集的84份砂仁资源用71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54对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54对SSR引物在84份材料中共出现29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5.32个,变化范围为3~8个,其中AVL12标记等位基因数量最多;每个位点PIC值变化范围在0.068 7~0.828 9,均值为0.529 9,最高的为AVL24标记;不同来源地砂仁群体显示,云南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广西次之,广东最低。群体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都将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从来源地看,云南和广西两地材料亲缘关系较近,不同来源地的砂仁资源没有明显的分化。该研究利用54对SSR标记对84份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反映不同种质来源和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为砂仁资源收集、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砂仁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芥叶片应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芥是研究耐盐机理的模式植物.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盐芥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不同NaCl浓度处理7 d的盐芥叶片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盐芥叶片中共鉴定到4607个蛋白质,其中281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增加,95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降低.盐胁迫差异表达蛋白质的KEGG代谢通路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促进植株光合作用可帮助盐芥适应低盐环境;抑制叶绿素和支链氨基酸合成、调控应激反应基因的表达是盐芥应对中盐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有效清除活性氧、提高渗透物质积累量和增加能量供应可能是盐芥耐受高盐环境的关键.本研究结果为揭示盐芥应答盐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盐芥;盐胁迫;差异蛋白质;iTRA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斑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品种对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二斑叶螨取食影响木薯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表达的害螨密度和取食时间效应,为阐明茉莉酸信号途径在木薯抗虫性中的重要作用及抗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指标.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和感螨木薯品种面包为材料,分析与植物防御相关的茉莉酸号信号途径基因(DAD1、LOX2、OPR3和JAR1)在二斑叶螨以不同虫口密度(15、25、35、45、50和55头螨/叶)取食不同时间(1、2、4和8 d)后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45-50头螨/叶的害螨密度分别取食抗、感螨木薯品种2 d后,LOX2、OPR3和JAR1的表达量均较螨害前显著提高,并且上述3个基因在抗螨木薯品种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螨木薯品种,而DAD1的表达量随害螨密度的提高和取食时间的增加波动较大.在较高的害螨密度和较短的为害时间处理时,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LOX2、OPR3和JAR1在抗螨木薯品种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螨木薯品种,LOX2、OPR3和JAR1可能与木薯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有关.

关键词: 二斑叶螨 抗、感木薯品种 害螨密度 取食时间 茉莉酸途径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南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的发现及生物学记述(英文)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蝽是一类捕食性半翅目昆虫。花蝽科目前约包含70个属,其中小花蝽属(Orius Wolff,1811)是最大的属,全世界包含约80种,中国目前有15种。小花蝽属的种类在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是生物防治领域研究和利用的热门天敌类群。目前在我国针对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绿色防控项目中,能够应用的仅东亚小花蝽(O. sauteri)及南方小花蝽(O. strigicollis)。最近在海南发现的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为中国新记录种,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苏丹、塞内加尔。本研究对海岛小花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拍摄了海岛小花蝽各虫态及生殖器特征图,并对其发育历期、捕食、交配、产卵、孵化、蜕皮、羽化及同类相食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和研究。此外,本研究获得了海岛小花蝽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并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登录号:OL798096)进行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与塞内加尔的海岛小花蝽序列高度一致。海岛小花蝽常见于青葙(Celosia argentea)、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等杂草,及芒果(Mangifera indica)、豇豆(Vigna unguiculata)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等作物的花及幼叶上。卵产于植物组织中,若虫阶段有5个龄期,成虫和若虫均以蓟马为食,可捕食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及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等。海岛小花蝽在海南岛全年可见,且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是海南蓟马害虫的重要天敌。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美洲棘蓟马(E.americanus)和大豆幼苗进行室内饲养和观察,发现海岛小花蝽在温度(25±2)℃及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可以取食美洲棘蓟马完成世代发育,卵期(3.66±0.67)d,1龄若虫(1.72±0.65)d,2龄若虫(2.21±0.82)d,3龄若虫(2.62±0.62)d,4龄若虫(2.45±0.74)d,5龄若虫(3.21±0.82)d。本研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标本馆。

关键词: 小花蝽 天敌 形态特征 DNA条形码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