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海蓬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植株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Thidiazuron(TDZ)1.0mg/L+NAA1.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蔗糖30.0g/L+Gelrite3.0g/L,愈伤组织快速生长;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BA2.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NaCl8g/L,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可达62.2%。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麦芽提取物(maltextract,ME)可显著增加每株的平均根数。NaCl促进海蓬子愈伤组织的分化,麦芽提取物可促进幼苗侧根的发生,但NaCl和麦芽提取物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建立了较高频率的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

关键词: 海蓬子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设施栽培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进市场上较为成熟的4个樱桃番茄品种,在苏州地区早春设施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种的商品性、丰产性、抗病性等。结果表明,曼西娜丰产性高、果实商品性好,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从而满足苏州地区的市场需求;金珠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市场销售价格高,尽管产量水平一般,但经济效益高,可满足高端消费,适合小面积栽培。

关键词: 樱桃番茄 设施栽培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通过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3~5年、15~20年、25~30年的黄棕壤0~5cm和5~20cm土层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吸附量-解吸量曲线分别与Langmuir方程(R2为0.8728~0.8436)、二次函数方程拟合良好(R2为0.9545~0.9970);随蔬菜种植年限延长,表层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m)、磷最大缓冲容量(MBC)明显降低,而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和解吸率明显提高;种植年限15~20年、25~30年土壤磷的解吸率明显高于3~5年土壤。对表征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主要因子如MBC及DPS等作相关分析发现,无定形铁铝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土壤磷 吸附 解吸 磷吸附饱和度 解吸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现代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推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关键词: 现代高效农业 农业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 科技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技术分析猎豹遗传资源及亲缘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个微卫星基因座位对52只圈养猎豹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19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共检测到131个等位基因。基因杂合度为0.500 0~0.904 0,平均为0.741 6;多态信息含量为0.375 0~0.895 8,平均为0.699 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00 0~10.440 2,平均为4.724 6。表明19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研究样本中均为中高度多态性基因座,显示出群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运用软件SPSS12.0对52只猎豹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结果显示,个体间亲缘关系清楚可见,在距离系数为4.520水平上可聚为12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聚类结果与系谱资料记录的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微卫星基因座 猎豹 遗传资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鸭生产、屠宰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选取480只2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各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棉籽粕代替部分豆粕的日粮。试验期间记录各组体增重及耗料量等,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肉鸭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靶器官比重及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研究3~5周龄肉鸭日粮中棉籽粕适宜添加比例。试验期14d。结果表明:三种替代比例对肉鸭体增重、料重比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和6%添加量对肉鸭肝脏比重、血清尿素氮、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9%棉籽粕,对肉鸭肝脏比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增加(P<0.05)。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6%棉籽粕,樱桃谷肉鸭生产、屠宰性能最理想,胴体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且对肝脏发育、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棉籽粕 肉鸭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冠梨黑皮病发生规律与AFS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梨黑皮病易感品种翠冠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pAFS)的cDNA全长。PpAFS开放阅读框包括1731个碱基,编码5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26×103。由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的特征结构:RR(X8)W模式(33~43位氨基酸)和DDxxD模式(326~330位氨基酸)。2℃低温贮藏和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均能抑制翠冠果皮中PpAFS的表达,减缓α法尼烯合成,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含量,进而推迟黑皮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在两种措施同时应用情况下,翠冠果实采后42d之内不会发生黑皮病。贮藏于室温(28~32℃)或低温(2℃)的翠冠果实,果皮中共轭三烯含量超过2.0nmol.cm-2,黑皮病就会发生,因此推断该值为黑皮病发生的阈值,环境温度只能起延缓或加速达到这一阈值的作用,而与黑皮病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

关键词: 砂梨 黑皮病 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特点 1-甲基环丙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蔬菜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果类蔬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它们在人类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枯萎病作为一种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茄果类蔬菜枯萎病的危害现状、病原、发病症状和目前的防治策略作了全面总结,从而为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尖胞镰刀菌 诊断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9年5月以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为供试材料、河砂为基质开展其为期30 d的静态水培试验,研究在25%、50%、75%、100%共4种猪场养殖污水浓度下,双穗雀稗的生长状况及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选择适宜的猪场养殖污水浓度以提高双穗雀稗的净化效率和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污水浓度增加对双穗雀稗的株高影响不显著,但对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高浓度污水对根长的生长具有明显阻碍作用;与不栽种植株的静置组相比,双穗雀稗水培对污水中的总氮(TN)、总磷(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率为98.75%~99.31%,TP的去除率为96.54%~99.79%。100%污水时,TN、TP的去除量最大,分别为507 mg.L-1和32mg.L-1;而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双穗雀稗 污水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5的选育及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麦15在参加2005—2007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片冬麦组区域试验中,2年共计33点(次)中有24点(次)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3%,8点减产,1点平产;2年平均产量421.94 kg/667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2%。在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中,5省8试点7增1减,其中鄂皖苏浙4省7试点中有6试点增产,增产幅度为6.38%~11.0%,1试点减产0.60%,平均产量424.88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10%;河南信阳试点产量471.70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6.79%。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450 kg/667m2左右。2年品质分析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13.53%/13.42%,湿面筋含量29.7%/29.9%,面团稳定时间5.9 min/4.7 min,品质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宁麦15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白粉病也较轻;该品种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及河南南部部份地区和浙江省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上述地区的中晚熟水稻茬选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选育 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