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性诱导剂对金针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小峰
作者: 曾小峰;曾志红;曾顺德;刁源;尹旭敏;商桑;段文韬;高伦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抗性诱导剂;抗氧化酶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642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2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金针菇为原料,研究壳聚糖、水杨酸、苯并噻重氮、茉莉酸甲酯4种抗性诱导剂对采后金针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性诱导剂处理金针菇后,金针菇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同时期高于对照组,提高了金针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维持了机体活性氧代谢的平衡.同时,实验得出壳聚糖、水杨酸、苯并噻重氮、茉莉酸甲酯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75 g/L,0.5 mmol/L,0.75 mmol/L,100μmol/L,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数据参考.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 2012
[2]不同培养基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 郑明海,金群力,方平,傅家林,叶仲顺. 2009
[3]酱香型白酒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魏善元,杨仁德. 2016
[4]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蔡和晖,廖森泰,叶运寿,刘学铭. 2008
[5]AEC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郑永标,谢宝贵,林新坚,陈济琛. 2004
[6]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7]棉花秸秆培养料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8]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徐栋栋,董玉玮. 2014
[9]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的膜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朱忠敏,周岩飞,李晔,姚渭溪. 2016
[10]灵芝和金针菇混和发酵提高锌产量的工艺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耿治飞. 2013
[11]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葛智超,陈宏伟,朱蕴兰,郑义,付世玉,申明玉,邹咪. 2017
[12]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型饮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董玉玮,苗敬芝,曹泽虹,刘辉. 2014
[13]中药渣栽培柳松菇技术. 曹德宾. 2009
[14]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邓春海. 2013
[15]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16]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对小鼠耐疲劳能力的影响. 陈瑞琪,朱蕴兰,张城,陈宏伟,李敬. 2015
[17]金针菇、赤芝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检测. 唐仕荣,董玉玮,苗敬芝. 2018
[18]锌、硒对二种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 张城,陈宏伟,朱蕴兰. 2015
[19]金针菇菌株农艺性状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20]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曾顺德;曾小峰;颜蜜;刁源;商桑;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生鲜羊肚菌;UVC处理;贮运;品质
-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一龙;商桑;曾顺德;曾小峰;刁源;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贮藏温度;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功效活性;影响
-
柑桔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果胶应用现状
作者:商桑;尹旭敏;曾顺德;曾小峰;高伦江;颜蜜;刁源
关键词:柑桔皮;果胶;提取;应用
-
重庆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彭翎凌;况觅;李姗蓉;李玉芳;赵雨佳;雷世梅;曾志红;胡曦月
关键词:重庆;高山蔬菜;生产;问题;建议
-
茄果类蔬菜低温耐受性鉴定及研究进展
作者:陈磊;向华丰;曾志红;吴霜;余鹰;刘斌;罗云米
关键词:茄果类;低温;耐受性;鉴定
-
叶酸强化食品研究进展
作者:唐子茜;曾小峰;商桑;周茂林;曾志红
关键词:叶酸;食品加工;稳定性;叶酸保护剂;营养功能
-
电子束辐照对生鲜仔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刁源;曾顺德;程杨;高伦江;曾小峰;商桑
关键词:仔姜;电子束辐照;贮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