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立龙

作者: 郑立龙;柴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间作蚕豆;化感效应;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竞争力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745-7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寻求解决间作群体受化感物质抑制作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供水水平下(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小麦间作蚕豆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两种作物共生期间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0%和75%供水水平下,间作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较单作显著提高,45%供水水平下间作小麦经济产量低于单作;不同供水水平下,间作蚕豆的生物产量与相应供水水平的单作相比,增加显著。间甲酚对小麦、蚕豆的产量均具有化感负效应,间作具有一定弱化间甲酚对蚕豆化感负效应的作用。45%、60%和75%供水水平下,间甲酚使间作小麦相对于蚕豆的竞争力较无间甲酚处理时分别提高24.82%、19.26%和79.30%;增加供水可弱化间作小麦的相对竞争力,无间甲酚和间甲酚处理间作小麦的相对竞争力在75%供水水平下较45%供水水平分别降低158.08%和79.67%。

分类号: S512.1`S643.6

  • 相关文献

[1]秋发油菜产量要素分析. 赵合句,李光明,李培武. 1990

[2]龙麦19产量及子粒蛋白质含量怀肥料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春利. 1997

[3]3年生芦笋日光温室秋冬茬有机土和普通土栽培产量对比试验. 贺超兴,马庆辉,戴雄泽,李振泉,孟秋峰. 2011

[4]花生根系生长特性、生物量、收获指数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许婷婷,石程仁,张扬,丁红,张智猛. 2018

[5]不同施肥处理对续随子产量的影响. 金梦阳,段先琴,赵永国,危文亮. 2010

[6]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秋冬茬鲜笋产量的影响. 贺超兴,马庆辉,戴雄泽,罗绍春,李振泉,孟秋峰. 2011

[7]两种沉水植物浸提液对斜生栅藻的化感效应. 杨琳,吴伟,胡庚东,瞿建宏,陈家长,李成君. 2008

[8]稻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李波,魏亚凤,薛亚光,潘宝国,刘建. 2016

[9]薄壳山核桃种子及种壳化感效应研究. 朱海军,俞卫东,曹仁勇,吕梅,刘广勤,曹福亮. 2015

[10]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金贺,王延锋,史磊,孙靖轩,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 2013

[11]模拟氮沉降对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 李富荣,梁士楚,杜应琼,王富华,段琳琳. 2015

[12]西瓜及砧木根系分泌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应. 郭尚,张作刚,田永强,王建明,姚艳平. 2010

[13]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发生特性与综合控制技术. 唐秀丽,谭万忠,付卫东,张国良,陈艳. 2010

[14]黄连须根浸提液对无机磷细菌的负化感效应. 王玉书,刘海,李佳,魏立本,彭丽媛,黄建国. 2018

[15]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涂玉婷,黄继川,彭智平,吴雪娜,廖伟杰. 2021

[16]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缓解番茄幼苗酚酸化感胁迫效应的研究. 涂玉婷,黄继川,吴雪娜,廖伟杰,彭智平. 2021

[17]空心莲子草根系分泌物对无机磷细菌的负化感效应. 王玉书,刘海,袁玲. 2017

[18]无害化处理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研究进展. 焦玉洁,刘万学,刘海,黄建国. 2018

[19]豌豆根系中分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化感效应的研究. 张允,马绍英,卢旭,柴强,张绪成,李胜. 2018

[20]肉桂酸对豆科和禾本科作物的化感效应. 刘元卫,李胜,马绍英,柴强,张绪成.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