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垦区常规棉与F_2杂交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鹏

作者: 徐鹏;徐鹏;万素梅;张勇;陈国栋;李亚兵;艾尼玩尔·黑里力;汪志强;胡守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常规棉;F_2杂交棉;杂种优势;性状分离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9 年 38 卷 07 期

页码: 6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棉花是否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明确F_2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和分离特征,筛选出适宜于该区域的优质F_2组合。以4个F_2杂交组合(瑞杂1号、瑞杂2号、瑞杂4号、J杂708)和2个常规棉品种(J 206-5、新陆中38号)为研究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F_2杂交棉与常规棉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F_2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分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4个F_2组合材料的纤维品质性状分离都小于常规棉品种,相比常规棉,F_2杂交棉的棉纤维品质出现优势衰退的真正原因是28~29 mm纤维长度植株比例增加,而>32 mm以上纤维长度植株比例减少; 2)存在断裂比强度向减弱方向的分离,但是棉花纤维长度和整齐度与常规棉无明显差异,以上品质指标表明F_2杂交棉性状分离程度不大。3)杂交棉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可以筛选出优良的F_2杂交棉组合并在生产上进行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玉米单双交种主要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张文忠,芦明,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7

[2]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与不同类型品种杂种的遗传及优势分析.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2003

[3]陆地棉不同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2004

[4]陆地棉种质间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李吉莲,邓福军,宁新柱,林海. 2008

[5]彩色棉与常规棉种质间F_1杂种优势分析. 李吉莲,宁新柱,林海. 2009

[6]不同栽培条件对小麦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影响. 杨崇力,丁厚栋. 1991

[7]蝴蝶兰黄色蜡质品种Phalaenopsis‘C27’与紫红纸质品种Phalaenopsis‘31’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朱娇,吕晓惠,王俊峰,马蕾,兰成云,缪军,孙杨,张冀华,韩伟. 2019

[8]旱稻(Oryza sativa)/稗草(Echinochloa caudata)//高梁(Sorghum bicolor)三属杂种表现及分析. 赵凤梧,李慧敏,马俊永,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2004

[9]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袁汉民,王小亮,陈东升,孙建昌,范金萍,张富国,赵桂珍. 2005

[10]花叶芋Cal.11和Cal.22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刘金梅,巫志坚,宋勇强,Zhanao,Deng. 2017

[11]黄花蝴蝶兰品种间杂交后代遗传性状分析. 朱娇,李心风,董飞,马蕾,张冀华,吕晓惠. 2023

[12]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 SH49正反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刘金维,吕复兵. 2017

[13]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316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尤毅,吕复兵. 2014

[14]水稻杂种幼穗培养衍生后代的性状分离及变异(英文). 褚启人. 1992

[15]P42×P39蝴蝶兰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操君喜,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孙映波. 2010

[16]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与F_2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孙继峰,刘玉梅,方智远,刘二艳,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12

[17]杂交棉与常规棉在江苏区试中的产量因素分析. 宋锦花,许乃银. 2010

[18]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 2005

[19]鸡脚叶陆地棉育种研究进展. 张雪林,韩世杰,彭凡嘉,周德桂,巩养仓. 2016

[20]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嫩叶的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刘昱,张培通,陈兵林,郭文琦,张恒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