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SE-GC-MS的紫芽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军

作者: 田军;吕海鹏;马婉君;石亚丽;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芽茶;挥发性分析;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对气味活性值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46-53,58

摘要: 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6个代表性紫芽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紫芽茶中具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化合物种类和数目高于对照绿茶;芳樟醇、香叶醇、α-松油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E, E)-2, 4-庚二烯醛、水杨酸甲酯、邻甲氨基苯甲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对乙酰氨基苯酚等化合物是紫芽茶中含量最丰富的香气成分。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分析表明,β-大马士酮、β-紫罗酮、反式-2,4-癸二烯醛、2-己烯醛、α-紫罗酮和芳樟醇等6种香气成分可能是紫芽茶中一些关键的致香成分;另外,1-辛烯-3-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正己醛、正癸醛、β-环高柠檬醛、反式-2-壬醛、正庚醛、β-环柠檬醛和正辛醛等9种成分可能对紫芽茶的整体香气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

分类号: O657.63%TS272.7

  • 相关文献

[1]惠州地方特色茶的品质分析及发展建议. 唐颢,唐劲驰,车姚兴,黎健龙,李子辉,周波,刘嘉裕,卢天福. 2018

[2]六堡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马士成,王梦琪,刘春梅,马婉君,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0

[3]底播虾夷扇贝活品流通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 2015

[4]4种不同酵母酿造杨梅酒的风味特征差异分析. 潘牧,李俊,刘辉,陈宗飞,田钱丰,龙锦,龙泉,杨鹏,刘晓辉. 2023

[5]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桂花浸膏与净油香气成分的影响. 郭英杰,郭智鑫,卞建明,谢秋涛,李高阳,汪凯,朱向荣.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