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磊

作者: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师文贵;李鸿雁;李兴酉;王美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晚秋刈割;不同秋眠类型;可溶性糖

期刊名称:

ISSN:

年卷期: 2010 年

页码: 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1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计的刈割情况下,从9月10日,3个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地下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在11月5日或11月20日,都达到刈割峰值,然后开始下降,一直到翌年5月份返青达到最低点。其中高度秋眠类型苜蓿的变化幅度最大。由于可溶性糖在翌年5月份达到最小值,所以研究认为可溶性糖对于苜蓿返青是必需物质;由于高度秋眠类型苜蓿的低抗寒性(越冬率),研究认为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多少与苜蓿抗寒性没有相关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王美珍,常书娟. 2009

[2]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田占标,卫智军. 2007

[3]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 2007

[4]晚秋刈割时间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陈立波,刘磊,李志勇,王美珍,陈双燕. 2009

[5]柱花草和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季节性变化. 王继华,谭嘉力,郭振飞,莫亿伟,李聪. 2007

[6]晚秋温度对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影响.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王美珍,郭淑晶. 2009

[7]盐分胁迫对蓖麻幼苗叶绿素、脯氨酸等的影响研究. 陶红,陈和,陈健,沈会权,乔海龙,臧慧,栾海业,张英虎. 2016

[8]甘南亚高山草甸植物对逆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0

[9]利用液相色谱检测冷藏‘金冠’苹果的可溶性糖. 张素敏,王柏松,杨巍. 2013

[10]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花后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刘洋,赵宏伟,谷海东,姚辰. 2015

[11]不同Wx蛋白缺失类型小麦穗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高德荣,郭文善,程顺和,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2006

[12]大葱种质材料营养成分分析. 梁艳荣,胡晓红,姜伟,张颖力,陈春梅,张少英. 2007

[13]火龙果不同品种(品系)果肉糖、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李文云,彭志军,王彬,蔡永强. 2010

[14]不同甘蓝型油菜抗耐低温冷(冻)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 秦信蓉,喻时周,邹芳,沈奇,杜才富,赵云,张宁洁. 2013

[15]低温弱光下辣椒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耐性的关系. 颉建明,郁继华,颉敏华,冯致. 2009

[16]氯酸钾对龙眼花芽分化期若干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周歧伟,朱建华,黄景芬,朱建武,何全光,黄永敬,徐炯志,黄桂香. 2004

[17]盐碱胁迫下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牛永光,芦海灵,曹杰,吕爱淑. 2016

[18]不同产地牛肉红朱橘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分析. 李文云,王立娟,袁启凤,陈守一,彭志军,柏自琴,李金强. 2014

[19]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邓仁菊,范建新,王永清,金吉芬,刘涛. 2014

[20]甘草根及根状茎中甘草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姜晓莉,王保民,李刚,杨粉团,陈喜凤.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