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黄酮类成分抗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艺苑

作者: 刘艺苑;刘传敏;李新朋;康悦;陈虞超;郭生虎;李艳蕊;张锦添;刘姝;薛涛;张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牡荆苷;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药学研究

ISSN: 2095-5375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228-231,242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其黄酮主成分荭草苷和牡荆苷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管碟法对9个菌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异链球菌、链霉菌、红酵母、黑曲霉、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圈测定;采用连续稀释法和活菌计数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采用邻苯三酚法-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试验、水杨酸法-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试验和DPPH清除能力试验评价3种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 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牡荆苷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无明显抑菌作用;3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强弱为荭草苷=总黄酮>牡荆苷,其中荭草苷和总黄酮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5625 mg·mL-1和0.625 mg·mL-1;3种药物对变异链球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强弱为荭草苷>总黄酮>牡荆苷,其中荭草苷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5625 mg·mL-1和0.625 mg·mL-1.在抗氧化活性测定中,金莲花总黄酮对3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结论 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和牡荆苷对革兰阳性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荭草苷的杀菌效力及抗氧化活性整体上优于牡荆苷,可能是其清热解毒的主要成分.

分类号: R285

  • 相关文献

[1]蓝刺头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杨斌,萨茹丽,张月梅,达来宝力格,宋越,宋爱军,陈伟,卢岩,刘敏,杨英,赵世华. 2016

[2]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周峰,王瑞娟,李玉,于海龙,郭倩. 2010

[3]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曹宇恒,张子豪,林锋科,赖道万,姚玉荣,谢丙炎,周立刚. 2016

[4]天然植物多酚在生鲜肉及其制品防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宋文文,梁荣蓉,张一敏,毛衍伟,罗欣,仝林,韩永胜,杨啸吟. 2022

[5]“贵芨1号”不同部位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刘佳微,曹国璠,吴明开,韩雪,刘筱,黄苏豫. 2024

[6]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曹宇恒,张子豪,林锋科,赖道万,姚玉荣,谢丙炎,周立刚. 2015

[7]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牡荆苷微粉工艺及其表征. 王秋雪,顾成波,祖元刚,赵修华. 2013

[8]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 何培青,柳春燕,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 2005

[9]百合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孟璐,周剑忠,董明盛,刘小莉,李莹. 2012

[10]细菌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闵勇,刘项羽,石丽桥,刘晓艳,周荣华,王开梅,杨自文. 2017

[11]盐生植物盐爪爪的资源特点及研究进展. 王晓娟,杨鼎,伊风艳,张园园,赛希雅拉,百岁,孙海莲. 2015

[12]邳州银杏内生放线菌分离、筛选及活性菌株鉴定. 谭力,袁博,秦盛,程兆榜,蒋继宏. 2015

[13]香辛料提取物对常见食源致病菌的抗菌活性. 梁颖,丁莹,闫帅,郑勤,刘贤进. 2013

[14]真菌SF_24818中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吴兆圆,张亚妮,方伟,石丽桥,刘曼莉. 2018

[15]海洋真菌来源化合物(+)-terrein的发酵优化及其生物活性. 吴洪娥,牟晓凤,房耀维,邵长伦. 2017

[16]黄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10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岳东霞,张要武,刘玉凤. 2012

[17]影响放线菌H菌株抗菌活性发酵条件的研究. 方志飞,王强,吴莉宇,陈力力,刘杰,隆前进. 2010

[18]鸽β-防御素1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学作用鉴定. 李妍妍,徐杨,张婷婷,徐倩倩,韩宗玺,刘胜旺,马得莹. 2014

[19]二硫键及其连接方式对防御素抗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惠娴,毛若雨,滕达,王秀敏,冯兴军,王建华. 2016

[20]硫酸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剂体内外抗菌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孙英峰,池晶晶,王东,王英珍.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