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黄鱼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秀洁

作者: 张秀洁;郭全友;王鲁民;姜朝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围网;成鱼养殖;气味;滋味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9 年 020 期

页码: 242-2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大黄鱼成鱼围网养殖过程风味进行研究,分析电子鼻与电子舌感应差异,测定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脂肪酸和挥发性物质组成,采用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和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不同养殖时间大黄鱼风味差异,第3个月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高,对滋味呈现有积极作用;第6个月时,呈味核苷酸含量最高,肌苷酸TAV大于1,对鲜味贡献最大,EUC值(0. 907 2 g MSG/100 g)亦最大.第3个月时,大黄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进行热处理或贮藏中可能会产生更多挥发性物质;鲜鱼挥发性物质以醛类为主,第6个月时,气味活性物质最多.随养殖时间增长,成鱼风味特征得到改善,可为养殖大黄鱼品质优化等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下鮰鱼片的干燥特性及风味变化.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黎彩. 2021

[2]不同品种芒果果脯和果干的品质比较分析. 任二芳,罗朝丹,黄燕婷,冯春梅,邓有展,李建强. 2022

[3]辐照处理对高粱小曲白酒品质的影响. 张祺玲,徐远芳,周毅吉,张菊华,易靖超,刘伟,李文革. 2023

[4]关于菜籽油感官评价标准的探讨. 李浦,宣朴,姚英政. 2020

[5]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6]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7]蓄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成鱼试验. 刘志刚,张春. 2002

[8]斑点叉尾Hui的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王广军,任保振. 2002

[9]鸡饲料优劣的鉴别. . 1989

[10]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巩中军,周文武,祝增荣,程家安. 2008

[11]应用电子鼻分析~(60)Co-γ辐照对干辣椒整体气味的影响. 蓬桂华,张爱民,殷勇,李文馨. 2019

[12]红肉火龙果贮藏期间气味监测及桃吉尔霉对气味的影响. 李国林,孟繁博,郑秀艳,黄道梅,陈曦,林茂. 2018

[13]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14]荔枝蒂蛀虫在荔枝果实上的产卵部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董易之,全林发,徐淑,李文景,姚琼,陈炳旭. 2023

[15]饲用苎麻与玉米混合青贮饲料的气味分析. 王满生,王延周,杨晶,侯振平,王郝为,戴求仲. 2018

[16]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出归巢定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杨红珍,王强,秦玉川. 2005

[17]茶蚜的寄主定向行为研究. 林海清,黄爱萍,柯文辉,张梅,翁志辉. 2013

[18]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选择性研究. 董易之,姚琼,陈炳旭,徐淑,徐海明. 2018

[19]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曾斌,苗爱清,王雯雯,祁丹丹,庞式,马成英. 2018

[20]电子鼻对不同地域的蜂胶气味测定的初步研究. 张红城,李春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