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四川省茶产业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杰

作者: 曹杰;林正雨;陈春燕;刘远利;高文波;邵周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产业;时空格局;驱动因子;可变面域问题;地理探测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619-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产业时空格局形成和演变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茶产业时空格局变化过程,揭示不同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茶产业时空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对区域茶叶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9年四川省县区尺度茶叶生产统计年鉴数据,运用产业集中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产业重心模型分析了四川省茶产业时空格局演化过程,对研究区内海拔、土壤酸碱度、年降水量、年活动积温、生长季日平均气温、越冬期日极端最低气温、生长季日极端最高气温等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强度、乡村劳动力、化肥、农药、灌溉等生产要素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离散分层并确定最优尺度单元,基于地理探测器探讨了各驱动因子对四川省茶产业分布的解释力以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四川省茶产业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区位基尼系数均大于0.5,空间特征呈现出高度集聚,且集聚程度随时间波动上升。从空间上看,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县域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且相邻县域之间相互影响,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川南地区和成都平原区南部,茶产业重心整体上向西迁移。忽视可变面域问题会影响地理探测器建模结果,因此对连续型因子离散化和空间单元尺度优化,得到最优参数。单个因子对茶产业空间影响程度排前3的是土地利用强度(0.91)、乡村劳动力(0.87)和化肥(0.86);影响因子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生产与社会经济因子平均交互作用最大(0.8870),四川省茶产业表现出生产要素驱动为主的空间格局。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四川省茶产业应:1)关注生长季缺水、突发性强降水以及低温冻害对茶树的影响; 2)加强“宜机采”茶园建设,树立绿色茶园绿色发展理念; 3)提升良种普及率以及推广新技术,保障用地、劳动力、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稳定投入。

分类号: TU984.13%F326.12

  •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 田云,张蕙杰. 2024

[2]基于3S技术的玛曲县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驱动力. 李文龙,薛中正,郭述茂,徐丹丹,范成勇,张晶. 2010

[3]江苏省化肥施用强度变化驱动因子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微微,徐雪高. 2017

[4]荒漠濒危植物裸果木适宜分布区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可能响应. 魏博,孙芳芳,马新,黄婷婷,马松梅. 2019

[5]骆马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覃宝利,唐金玉,王宣朋,吴春,叶建勇,丁辰龙. 2019

[6]小型人工湖泊水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及驱动因子识别. 张彦,窦明,于璐. 2017

[7]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子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周晓珍,阎永康. 2013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单产增速减缓的原因分析. 杨笛,熊伟,许吟隆,冯灵芝,张梦婷,刘欢. 2017

[9]海州湾紫菜养殖空间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苏敬丽,樊伟,王斐. 2020

[10]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李冬初,黄晶,马常宝,薛彦东,高菊生,王伯仁,张杨珠,柳开楼,韩天富,张会民. 2020

[11]蒙古扁桃植物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居群保护优先性. 马松梅,聂迎彬,段霞,余存生,王荣学. 2015

[12]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扩散模式. 温宏伟,王瑞,郭建英,陆永跃,刘万学,万方浩. 2024

[13]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抗生素抗性基因归趋及驱动因子分析. 支苏丽,周婧,赵润,杨凤霞,张克强. 2019

[14]淮河中游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王东伟,陈永进,周彦锋,张敏莹,俞振飞. 2023

[15]环渤海山东区耕地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探测. 宋颖,高明秀,王卓然,王佳凡,徐帻欣. 2024

[16]有机肥对羊草营养生长期功能性状变化的影响. 代景忠,闫瑞瑞,张小英,吕光萍. 2024

[17]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及其地上地下互作机制研究. 张卫建,邓艾兴,郑建初,朱建国,卞新民. 2008

[18]影响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 薛玮,徐丽君,聂莹莹,吴欣珈,严翊丹,叶立明,柳新伟. 2024

[19]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橡胶树根际细菌多样性及驱动因素. 庞通,李玉武,兰国玉,魏亚情,许心诺. 2024

[20]稻田土壤古菌群落组成对秸秆还田的响应. 王宁,赵亚慧,艾玉春,张永春,汪吉东,于建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