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种中油杂501高产油的氮素需求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文诗

作者: 胡文诗;李凯旭;尹羽丰;常海滨;余小红;黄威;顾炽明;李银水;廖星;秦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含油量;目标产量;氮素积累量;生物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5 年 47 卷 002 期

页码: 435-4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油菜生产发展的目标。为阐明油菜品种中油杂501高产油的氮素需求规律,于2022-2023年在湖北省4个县市布置施氮量大田试验,测定油菜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动态变化,分析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对施氮的响应,明确高产油量目标下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施氮提高单株角果数是获得高籽粒产量的前提,但高氮素投入降低籽粒含油量3.3%~12.1%。各试点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氮肥投入为251~285 kg/hm2,但获得最大产油量,氮肥投入可降低15%~23%。目标菜籽产量4500 kg/hm2比3000 kg/hm2及以下的植株最大氮素积累量和最大生物量,分别高出7.2%~47.5%和3.7%~49.4%;前者植株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明显提前,植株氮素养分在播种36 d后开始迅速积累;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在播种100 d左右(越冬期)分别达到5880 kg/hm2和128.5kg/hm2,比后者分别高出1.8~4.1倍和0.4~4.1倍。综上,中油杂501品种高产油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91~257 kg/hm2,越冬生物量达到5880 kg/hm2保障籽粒高产。生产中为保证高籽粒产油量,要协调氮肥投入与菜籽含油量的关系,适当降低氮肥总投入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油菜籽含油量的遗传及杂种优势. 王通强. 1992

[2]油菜含油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研究概况. 谭太龙,徐一兰,官春云. 2005

[3]近十三年我国冬油菜新品种单产与含油量的变化分析. 李殿荣,郑磊,李少钦. 2014

[4]油菜种子含油量影响因素及调控综述. 刘蕊,王宁宁,王玉康,李明,曹维,王政,张洁夫,谭小力. 2019

[5]“丰硒源”有机营养肥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 范连益,黄晓勤,周安兴,陈卫江,刘洋. 2010

[6]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7]不同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效率特征. 胡文诗,李银水,赵曼利,张珊珊,顾炽明,代晶,李小勇,杨璐,秦璐,廖星. 2023

[8]基于角果皮转录组研究夜间低温对油菜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米超,王晋雄. 2024

[9]油菜收获时间与方式对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金梅,吴崇友,汤庆. 2016

[10]一种国产近红外仪分析油菜籽三种品质参数. 智文良,信晓阳,崔建民,胡胜武,张文,李培武. 2012

[11]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D亚基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王伏林,郎春秀,刘仁虎,吴关庭,冯都华,陈锦清,石春海. 2011

[1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高建芹,陈新军,顾慧,傅寿仲. 2007

[13]油菜基因BnWRI1的克隆及RNAi对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柴国华,白泽涛,蔡丽,郭学兰,张学江,石磊,董彩华,刘胜毅. 2009

[14]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于,王伏林,刘仁虎. 2017

[15]油菜种皮颜色性状的研究进展. 肖麓. 2015

[16]基因工程创制油菜种子基生物燃油的关键技术. 陈锦清,黄锐之. 2005

[17]油菜样品前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 黄晓荣,汪建来,赵竹,赵斌,吴新杰,黄诚. 2004

[18]诱发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突变的研究. 贺源辉,陈秀芳. 1993

[19]油菜简缩极化参数响应及其长势参数反演. 张亚红,张王菲,姬永杰,舒清态,杨浩. 2018

[20]基于生物量的油菜叶曲线模型. 张文宇,张伟欣,葛道阔,曹宏鑫,刘岩,傅坤亚,冯春焕,陈魏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