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检测油料中多环芳烃基质固相提取方法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诚

作者: 钟诚;戚欣;李松鹤;印南日;王秀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料;多环芳烃;QuCEhERS;GC-MS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5 期

页码: 1168-1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料作物由于含油量高、基质复杂,导致其弱极性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提取率低,成为准确检测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瓶颈。本文对比了16种多环芳烃的GC-MS/MS检测条件SIM(Single Ion Monitoring)模式和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模式质谱信号响应,SRM模式干扰峰更少,检出限更低;对比了QuEChERS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菜籽、花生三种油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效果,超声辅助提取的基质效应很高,部分多环芳烃基质减弱80%以上,且油菜籽的提取稳定性差,部分相对标准偏差达到32%~45%。并比较了乙腈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QuCEhERS方法中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在极性最弱的多环芳烃回收率低,如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等,回收率甚至小于10%。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而在极性弱的多环芳烃中,回收率提高了3~5倍,适合提取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三种油料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6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58%~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6%,方法稳定性好。

分类号: TS222.1%O657.63

  • 相关文献

[1]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鱼、虾中的16种多环芳烃. 尹怡,郑光明,朱新平,马丽莎,吴仕辉,潘德博,戴晓欣,谢文平. 2011

[2]蜜蜂授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祁海萍,郭嫒,邵有全,祁蕾. 2018

[3]"优质花生分子标记的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花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王传堂. 2006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谷物、油料和植物油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李凌云,许晓敏,林桓,刘广洋,黄晓冬,徐东辉,裴志国. 2018

[5]基于固相萃取的粮油产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戚欣,汪雪芳,喻理,马飞,王秀嫔,张良晓,李培武. 2022

[6]关于我国油料品质提升重要性的思考. 张良晓,李慧,马飞,喻理,王秀嫔,方梦雪,李培武. 2023

[7]油料加工技术发展动态. 黄凤洪. 2009

[8]我国油料市场供求态势分析与短期预测. 王启现. 2007

[9]我国油料产品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雪,王督,白艺珍,喻理,岳晓凤,张文,张良晓,李培武. 2020

[10]油料皮仁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和应用. 李文林,黄凤洪,刘瀛弢,刘俊. 2008

[11]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料和植物油中草除灵. 韦丹青,胡永健,杨亚琴,刘进玺,王会锋,冯书惠,曹秀,钟红舰. 2018

[12]我国油料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周海燕,丁小霞,李培武. 2012

[13]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严茂林,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2024

[14]新形势下的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对策. 冯海棠,王汉中. 2024

[15]我国油料中农药残留限量与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宋丹阳,宫兆晶,李培武,张文. 2006

[16]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沈琼,刘小和. 2006

[17]油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邓乾春,李文林,杨湄,黄凤洪,黄庆德,刘昌盛,万楚筠,郭萍梅,郑明明,钮琰星,许继取,杨金娥. 2011

[18]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刘小和,沈琼. 2006

[19]河北省粮棉油生产回顾与前瞻. 杨利华,马瑞崑,李保普. 2004

[20]油料油脂酚类化合物测定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郎呼呼,张良晓,李培武,李季,喻理,张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