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番茄红素链霉菌选育及摇瓶发酵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敏

作者: 王敏;杨慧;高俊莲;马荣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红素;龟裂链霉菌;紫外诱变;摇瓶发酵;测定方法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SN: 1671-8135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64-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目前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是近年来国际上功能食品成分研究的热点。在国内首次利用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发酵生产番茄红素,建立了分光光度计法和HPLC法等番茄红素测定方法;以一株龟裂链霉菌Fc作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到一株突变高产菌株Fc’,其番茄红素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2.5倍;通过摇瓶发酵实验优化培养条件,使菌株Fc’的番茄红素产量达到230 mg/L,并且在不添加任何阻断剂的情况下,利用链霉菌发酵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番茄红素。该结果为今后利用链霉菌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番茄红素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刘仲齐,薛俊,金凤媚,郏艳红. 2006

[2]猪IFNα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条件的优化及高密度发酵. 蓝胜芝,于瑞嵩,俞明月,董世娟,曹祥荣,李震. 2006

[3]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4]补糖对丝氨酸摇瓶发酵产酸率的影响. 崔春生,付建红,谢玉清,李晨华,王成,石玉瑚,艾秀莲. 2003

[5]猪IL-18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条件的优化. 宋世斌,陈国华,王颖,王笑笑,宗瑞谦,景志忠. 2008

[6]日本血吸虫Sj28GST重组抗原的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沈阳,林矫矫,姚利晓,刘金明. 2009

[7]低温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14-1摇瓶发酵研究. 刘文玉,史应武,王杏芹,娄恺. 2007

[8]荔枝果醋摇瓶和静止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屈利民,吴继军,徐玉娟,唐道邦,余元善,肖更生. 2012

[9]灵芝糖肽复合物高产菌株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及其在肉仔鸡上的抗生素替代效应. 鉏晓艳,王铮,张日俊. 2006

[10]紫外诱变对血红铆钉菇菌丝纤维素酶活性影响. 李天芝,李莉,周健树,孟庆国. 2009

[11]一株耐高温L-乳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特征. 孙靓,吴军华,郭铃,孙菲菲,黄艳燕. 2011

[12]用玉米浆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紫外诱变选育. 牛春华,丁东红,徐文静,姜媛媛,李玉秋,王景会. 2010

[13]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10768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探讨. 钟丽娟,赵新海,池景良,张庆华,朱巍巍,关艳丽. 2014

[14]链霉素抗性筛选吸水链霉菌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研究. 彭祎,黄永春,蔡延明,曹仁林. 2008

[15]紫外诱变吸水链霉菌选育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 黄永春,曹仁林,彭礻韦. 2008

[16]产胞外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紫外诱变育种. 谢凤行,赵玉洁,周可,张峰峰,李亚玲. 2009

[17]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纤维素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玉洁,刘韵娅. 2010

[18]紫外线辐射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訾惠君,刘连强,陈晓明,李凤美,翟宏伟. 2015

[19]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猴头菌新菌种的研究. 李艳红,李莉. 2006

[20]球孢白僵菌HFW-05的诱变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王金耀,冯书亮,王容燕,杜立新,宋健,陈红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