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蔺定运

作者: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类胡萝卜素;肉色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89 年 15 卷 03 期

页码: 260-26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异。高者达28.08毫克/100克鲜重,少者仅0.12毫克/100克鲜重。块根薯肉色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呈正相关,r=0.82,达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的组成成分也影响着块根的薯肉色。β-胡萝卜素是甘薯块根的主要色素,当其含量达总量60%以上,且类胡萝卜素的总量也高时,块根薯肉色橙红。用色差计或比色卡能快速评价甘薯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桃果实发育阶段肉色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分析. 颜少宾,蔡志翔,俞明亮,张妤艳,马瑞娟. 2013

[2]不同肉色甘薯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宋永康,余华,姚清华,蔡南通,刘中华,许永清. 2009

[3]基于图像RGB特征值的甘薯色素与肉色关系初步探讨.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 2015

[4]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干物质积累研究. 傅玉凡,王大一,蒲志刚,吴洁,谭文芳. 2010

[5]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傅玉凡,王大一,谭文芳,杨春贤,张启堂. 2010

[6]不同肉色甘薯营养成分分析. 余华,宋永康,姚清华,黄薇,潘葳,罗钦. 2010

[7]甘薯肉色性状的RAPD标记分析. 余华,李玥仁,陈丽华,宋永康,许泳清,蔡南通,郭其茂. 2008

[8]食用桔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1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莉莎,黄迎东,何素兰,周全卢,王梅,李育明. 2017

[9]食用橘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1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周全卢,刘莉莎,何素兰,黄迎东,王梅,杨洪康,李育明. 2017

[10]基于RNA-seq的甘薯芽变株系类胡萝卜素基因代谢差异分析. 赵冬兰,赵凌霄,刘洋,张安,戴习彬,周志林,曹清河. 2023

[11]热风干燥对不同原料中类胡萝卜素保留率的影响. 聂梅梅,张钟元,刘春泉,李大婧. 2019

[12]鸭肉宰后肌肉色差研究性分析. 周志刚. 2014

[13]猪M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分析. 丁国杰,刘娣,戴秀丽,柴华. 2007

[14]高压静电熟化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解祥学,孟庆翔,刘萍,李德勇,任丽萍. 2012

[15]应激模式对不同品种肉鸡肉色的影响. 董亚维,张宏福,卢庆萍,王永军. 2006

[16]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李菊,张日俊. 2007

[17]不同品种牛背最长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解祥学,孟庆翔,任丽萍,张心壮,刘萍. 2012

[18]辐照处理对盐水鸭和烤鸭品质的影响. 张扬,赵永富,常国斌,冯敏. 2017

[19]不同养殖模式对柯乐猪肌红蛋白含量和肉色的影响. 杨蓉,林鹏飞,吴光松,黄维江,顾丽菊,任丽群,李平,王鑫,燕志宏. 2019

[20]磷酸化水平对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李蒙,李铮,李欣,杜曼婷,宋璇,张德权.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