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期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子成

作者: 张锡洲;李廷轩;金伟;林超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农作物;抗蚀指数;玉米;坡耕地;根系参数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100-10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摸清川中丘陵区土壤抗蚀力变化特征,该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开展玉米生长期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季各生育期土壤抗蚀指数随着土粒浸水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抗蚀指数均大于>20~40 cm土层。各生育期土壤抗蚀指数总体特征表现为:苗期-小喇叭口期土壤抗蚀指数呈较小的增长趋势,小喇叭口期-抽雄期土壤抗蚀指数呈大幅增加并于抽雄期达最大,抽雄期-成熟期土壤抗蚀指数却呈小幅下降趋势。随玉米生育期推进,土壤抗蚀性总体表现为:抽雄期>成熟期>大喇叭口期>小喇叭口期>苗期。玉米植株对土壤抗蚀性的增强效应主要体现在大喇叭口期-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增强效应明显优于>20~4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容重和>2 mm水稳性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与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总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成果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及土壤侵蚀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157.1

  • 相关文献

[1]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赵雪乔,袁小环. 2017

[2]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谢德体,林超文,魏朝富. 2013

[3]辽东山区坡耕地地埂植物篱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任丽华,贾天会,李欣峰,隋晓丹,郭佰川. 2018

[4]豫西旱坡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酶活性及其与肥力关系.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蔡典雄,金轲,李俊红,丁志强,孙敬克,檀尊社,吴剑峰,张少澜. 2011

[5]紫色土区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谢德体,林超文,倪九派,魏朝富. 2014

[6]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董立国,蒋齐,蔡进军,张源润,许浩,李生宝. 2011

[7]黑土长缓坡地形与横垄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交互作用. 李雪亮,张晴雯,李孟妮,石玉龙,于博威,荆雪锴,蒋嫄可,刘国成. 2024

[8]密云水库库区不同植物篱模式下的氮磷阻控效应. 王磊,索琳娜,魏丹,金梁,丁建莉,苏刘燕,安志装. 2023

[9]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0]吉林省东部坡耕地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佃河,方向前,于钟富,吕端春,刘志友,王柄志. 2015

[11]桦甸市坡耕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付稀厚,方向前,刘玉杰,张文军,杨宝君. 2015

[12]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13]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罗照霞,雷建明,马忠明,杨虎德,杨志奇. 2018

[14]吉林省东部坡耕地氮磷钾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于雷,鞠红艳,佟殿文,权永生,庄文君,刘盛虹,赵洪祥,方向前. 2019

[15]基于Green-Ampt模型分析坡地种植玉米对降水的促渗作用. 王健,马璠,孟秦倩,马玉红,吴发启. 2018

[16]坡耕地玉米垄侧保土耕作技术模式高产高效分析. 赵洪祥,边少锋,马金宝,方向前. 2020

[17]坡耕地嵌入覆盖作物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芙臣,史旭曾,李斐,杜伟嘉,于玮淇,刘浩,边少锋,赵洪祥. 2022

[18]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钟彦涛,方向前,乔志一,王瑞荣,孙春生,滕占春,张文君,杨宝君,张凤喜. 2017

[19]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伟嘉,王芙臣,李斐,于玮淇,徐晨,赵洪祥,宋杭霖. 2023

[20]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白浆土种植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王瑞荣,方向前,滕占春,张文君,张秀云,杨宝君,乔志一,钟彦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