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璐

作者: 刘璐;乔宇;高虹;程薇;廖李;史德芳;范秀芝;薛淑静;李露;郭鹏;陈金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香菇;香菇预煮液;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保留指数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46-50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硫化物等物质,其中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9.403%和21.982%;对香菇预煮液风味有贡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醛类与醇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壬醛(31.877%)、己醛(19.972%)、1-辛烯-3-醇(14.773%)。

分类号: O657.63`TS219

  • 相关文献

[1]茶树花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萃取物GC-MS分析. 刘姝娟,马梦君,罗理勇,曾亮. 2015

[2]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对比花椒提取物初步分析梁平柚麻味物质的组成成分. 白小鸣,王华,曾小峰,谈安群,郭莉,全海慧,陈祖谋. 2015

[3]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指纹图谱. 袁源,林丽静,黄晓兵,彭芍丹,李积华. 2018

[4]不同基因型依兰鲜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郝朝运,秦晓威,贺书珍,范睿,谭乐和,吴刚,白亭玉. 2017

[5]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秦晓威,李付鹏,郝朝运,贺书珍,赵溪竹,赖剑雄,谭乐和,宋应辉. 2018

[6]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7]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8]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大黄鱼肉挥发性成分. 吕卫金,赵进,毛赟燕,励建荣,陆海霞,徐永霞,李钰金. 2013

[9]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汪雯翰,吴迪,张劲松. 2012

[10]春季不同时期安吉白茶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尹鹏,刘威,王子浩,刘盼盼,郭桂义. 2018

[1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及水果中15种农药残留量. 钱宗耀,华震宇,周晓龙,刘河疆,王成. 2014

[12]前期发酵温度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孟鸳,乔宇,刘彩香,康旭,李冬生,胡建中,黄红霞. 2010

[13]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殷俊伟,龚霄,王晓芳,刘洋洋,李积华,李亚军. 2016

[14]甜面酱成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孟鸳,乔宇,康旭,李冬生,刘彩香,付雯,胡建中,黄红霞. 2011

[15]部分徐麦品种(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分析. 刘立伟,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23

[16]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柑橘蜜中挥发性组分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王方莉,吴俐勤,沈振陆,莫卫民,李丽,钱鸣蓉,章虎,汪建妹. 2014

[17]贺州6种主要绿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郑凤锦,林波,徐绍山,吴彩谦,董文斌. 2019

[18]杀菌方式对酶法去皮全果橙汁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王珺,黄林华,马亚琴,窦华亭,吴厚玖. 2017

[19]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罗勒叶香气成分. 陆占国,王琳,李伟,林宝祥. 2011

[20]西洋参须固体饮料酶解法制备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李亚杰,郭盛源,张卓,胡一晨,秦培友,任贵兴.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