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属野生棉与栽培棉种间杂交新种质创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荣霞

作者: 崔荣霞;王坤波;王春英;姚长兵;黎绍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棉;种间杂交;新种质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棉属(Gpssypium)野生资源具有的抗病、虫,抗旱及优质纤维等遗传特性,通过种间杂交可转育到栽培棉,以丰富和改善现有栽培棉品种的遗传特性或创造新的优异种质材料供育种利用。本文报道用23个棉属的野生种与4个栽培种的品种杂交,获得不同世代的47个组合杂种,并从一部分杂种后代培育出一批抗病、虫,抗旱和纤维高强优质等遗传特性的新种质。同时研究了有关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杂种F_1的遗传性状以及细胞遗传学、胚胎学等问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棉属(Gossypium)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胚珠培养研究. 胡绍安,胡绍安,尚富德. 1992

[2]野生棉种质转育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 1989

[3]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系及新种质的育成. 梁理民,王增信,刘有良,党银侠,王远,胡芸生,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牛永章. 2003

[4]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 Hauptvogel,Daniela Benedikova. 2007

[5]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袁绍华,杨建忠,赵凤梧,丁再松,赵明,PavolHauptvogel,DanielaBenedikova. 2007

[6]加勒帕戈斯群岛野生棉考察初报. 刘方,朱芸,王坤波. 2016

[7]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殷剑美. 2006

[8]远缘杂交方法改良绿色棉纤维品质的效应分析. 王国祥,张秉贤,冯克云,南宏宇. 2008

[9]利用三个野生棉种进行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效应比较. 周宝良,沈新莲,陈松,张香桂,张震陵. 2003

[10]棉花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方法探讨. 高海燕,王省芬,刘方,彭仁海,张艳,马峙英,王坤波. 2013

[11]巴西海岛棉在海南的低密度栽培技术. 符瑞侃,云勇,杨武,张浪. 2013

[12]棉属植物种子中棉酚及其旋光体的研究. 杨伟华. 1993

[13]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14]棉属茎尖腋芽的离体培养. 吴敬音,佘建明. 1990

[15]雷蒙德氏棉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武亚磊,王玉红,刘玉玲,王春英,蔡小彦,王星星,周忠丽,王坤波,刘方,彭仁海. 2016

[16]巴西野生棉考察简报. 刘方. 2014

[17]半配合材料VSG快速稳定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研究. 郭宝德,牛永章,黄穗兰,冀丽霞,杨芬. 2003

[18]甘薯辐射和航天诱变育种后代材料的观察与种质筛选. 吴问胜,程春明,王瑞珍,黄志勇,李澍,肖平义. 2008

[19]水稻偏粳型广谱性强恢复系种质GR38的创新和评价. 黎坤爱,陆岗,农保选,李丹婷,赵艳红. 2006

[20]枸杞属一份野生新种质的描述. 安巍,王亚军,巫鹏举,秦垦.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