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粉碎方式对抹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雅琳
作者: 毛雅琳;汪芳;吕品;李勤;尹军峰;许勇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抹茶;石磨粉碎;球磨粉碎;气流粉碎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8-17
摘要: 为探究石磨、球磨及气流粉碎等粉碎方式对抹茶品质的影响,文章对上述3种粉碎方式加工的抹茶进行感官和理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球磨粉碎时间的延长,抹茶温度不断升高;综合感官品质、生化成分、抹茶色差值、抹茶粒径等分析结果,球磨粉碎16 h的抹茶品质较优。气流粉碎机加工抹茶主要由A塔(主塔)和B塔(副塔)出粉。当分级机频率为40 Hz时,A塔粉碎的抹茶感官品质相对最好,茶汤明亮度高,色相值|b*/a*|较小,粒径小;B塔出粉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其酚氨比最大、微生物数量最多。石磨、球磨和气流粉碎加工的抹茶品质及生产效率差异显著。石磨抹茶感官品质较好,茶氨酸含量高、酚氨比低,但粒径远大于球磨和气流粉碎的抹茶。球磨抹茶颜色绿,微生物含量低。气流粉碎的抹茶感官品质较差、无明显覆盖香。3种抹茶的粒径D60<18μm。气流粉碎机每小时可生产抹茶100 kg左右,约为石磨机粉碎的2 500倍,球磨机的300倍,但其设备体积庞大,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较严格,且造价昂贵。综合考虑粉碎效率和抹茶品质,高端抹茶采用石磨粉碎,工业生产抹茶采用球磨粉碎。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祁门红茶超微粉碎技术研究. 丁勇,廖万有,周坚. 2009
[2]气流和机械碾轧超微粉碎香菇柄的效果比较. 史德芳,周明,郭鹏,杨德,薛淑静,李露,高虹. 2012
[3]抹茶栽培研究进展. 姜艳艳. 2016
[4]抹茶的技术与人文分析. 李荣林,李欢,胡振民,万青,杨亦扬,艾仄宜,唐君. 2020
[5]不同粉碎技术对抹茶品质特性的影响. 金寿珍,刘志荣,陈利燕,章剑扬,沈炜. 2019
[6]烘焙类茶食品的研究进展. 宋振硕,杨军国,张磊,林清霞. 2019
[7]碾茶适制品种的筛选. 汪素琴,王卓琴,吕闰强,毛雅琳,汪芳,许勇泉. 2020
[8]我国抹茶生产技术及应用现状. 许心青,胡振长,尹军峰,许勇泉,王俊飞,尹新忠,郑治,李如意. 2018
[9]抹茶酥性饼干加工技术的研究. 程华平,万娅琼,李翠红,董军. 2011
[10]抹茶蛋黄酥加工工艺研究. 程华平,郑孝和,李翠红,尤逢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用途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8号的选育
作者:许艳萍;郭鸿彦;张庆滢;陈璇;郭孟璧;吕品;郭蓉;杨明
关键词:工业大麻;多用途新品种;云麻8号
-
茶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杨雨青;谭娟;汪芳;彭顺利;陈婕;谭明燕;吕美艳;周富裕;刘声传
关键词:茶树;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分类鉴定;进化
-
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作者: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关键词:绿茶;矿石浸泡水;风味品质;涩味;感官评价
-
梨小食心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霍楠;胡军;孙江;吕品;王苑馨;杨军;罗进仓;贾栋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卵黄原蛋白;基因克隆;发育时期表达;组织表达
-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诺;邹纯;余启明;尹军峰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现制饮料;防控;检测
-
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类型分析
作者:陈鑫宇;李博洋;谢关华;张珍珍;吕逸凡;许勇泉;陈佳;金丹;洪鹏;龙丹;汪洁琼
关键词:大红袍;浸提条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挥发性成分;香气类型
-
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作者:张庆滢;陈璇;朱炫;陈晓艳;郭蓉;吕品;刘翠翠;李建永;郭孟璧;许艳萍;张园;郭鸿彦;杨明
关键词:工业大麻;品种;全雌;云麻杂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