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对采后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丽源

作者: 郑林用;彭卫红;唐杰;黄忠乾;谭伟;甘炳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鲍菇;贮藏温度;采后生理;品质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22 期

页码: 334-338+3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杏鲍菇为实验材料,分别置于2、4、6、8、10、12℃下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以此确定杏鲍菇的最佳贮藏温度。结果表明,贮藏温度2、4℃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有效抑制了蛋白质、VC、总糖、水分的快速流失(p<0.01或p<0.05)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快速增加(p<0.01),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延缓了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因此,2~4℃为杏鲍菇的适宜贮藏温度,延长了杏鲍菇的贮藏期,为杏鲍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王彬,郑伟,李胜海,何绪晓,邓仁菊,周俊良. 2012

[2]不同贮藏温度下'宝岛蕉'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魏军亚,程石,魏守兴,刘德兵. 2021

[3]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田甲春,田世龙,程建新,李守强,葛霞,李梅. 2017

[4]贮藏温度对采后杏鲍菇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林用,甘炳成,彭卫红,唐杰,黄忠乾,谭伟. 2016

[5]贮藏温度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夏海涛,王月英,李效文,金川. 2011

[6]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许蕙金兰,吴培文,陈仁驰,刘永美,陈存坤,田慧琴,朱本忠. 2018

[7]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紫红龙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袁启凤,李仕品,严佳文,张绿萍,欧子艳,苏州,简学群,姚本兰,马玉华. 2019

[8]1-MCP和贮藏温度对‘秦阳’苹果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张锋,龚新明,马书尚,张继澍,关军锋. 2009

[9]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陈一龙,商桑,曾顺德,曾小峰,刁源,尹旭敏,高伦江. 2024

[10]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紫红龙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袁启凤,李仕品,严佳文,张绿萍,欧子艳,苏州,简学群,姚本兰,马玉华. 2019

[11]不同贮藏温度对‘安哥诺’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汪洋,胡花丽,李鹏霞,尹克林. 2009

[12]杀菌剂及贮藏温度对砂糖桔贮藏效果的影响. 李鹏霞,胡花丽,梁丽松,王贵禧. 2009

[13]温度对水芹贮藏品质的影响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佳佳,刘凤军,牟建梅,徐瑶. 2016

[14]不同贮藏温度对新疆骏枣和灰枣干果品质的影响. 徐冬梅,张燕宁,张兰,毛连纲,蒋红云. 2020

[15]不同温度对马铃薯贮藏品质及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新宪,王亮. 2021

[16]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叶片衰老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安容慧,陈皖豫,胡花丽,李鹏霞. 2020

[17]贮藏温度对"保研-7号"红毛丹果皮褐变及果肉品质的影响. 林玉钦,邓浩,冯建成,万祝宁,朱文靖,张容鹄. 2020

[18]不同贮藏温度下1-MCP处理对凯特杏采后色泽及品质的影响. 赵迎丽,王春生,闫根柱,王亮,冯志宏,陈嘉. 2014

[19]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薄皮甜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侯田莹,宋曙辉,寇文丽,郑淑芳,李武. 2011

[20]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毓宁,胡花丽,汪洋,王炜,李鹏霞,常有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