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生境来源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SMV)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爱国

作者: 陈爱国;王岩;孟未来;李兆波;崔晓光;吴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生境;野生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7-13

摘要: 对不同原生境类型的120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了田间抗大豆花叶病毒SMV-1、SMV-3株系的鉴定评价、聚类及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120份野生大豆中,对SMV-1表现高抗的材料1份,抗病材料7份,中抗材料22份,中感材料34份,感病材料40份,高感材料16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0. 8%、5. 8%、18. 3%、28. 3%、33. 3%、13. 3%;对SMV-3表现抗病材料6份,中抗材料19份,中感材料24份,感病材料30份,高感材料41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15. 8%、20%、25%、34. 2%,来自沿海地区的材料相对其他来源的材料具有更高的SMV抗性。部分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野生大豆对SMV抗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14,叶大小与抗病性也有一定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LVD140004和LYD141046与其他材料亲缘关系较远,且LYD141046具有较高抗病性,与其杂交会有较大杂种优势,并获得抗病后代。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2012

[2]我国中部湖南湖北两省野生大豆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王瑞珍,赵朝森,程春明,王克晶,李向华,赵现伟. 2009

[3]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李炜,毕影东,刘淼,王玲,邸树峰,刘建新,樊超,杨光,梁文卫,来永才. 2021

[4]基于SSR标记的山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海平,陈妍,王志,王海岗,周建萍. 2019

[5]野生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感反应及聚类分析. 张淑珍,徐鹏飞,靳立梅,陈维元,吴俊江,李文滨,陈晨. 2009

[6]华北地区四个野生大豆保护区野生大豆种子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费雪姣,刘晓冬,赵洪锟,刘宪虎,王玉民. 2011

[7]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吴禹,沈军,陈爱国,王岩,李兆波,孟未来,崔晓光,路明祥. 2012

[8]辽宁省部分地区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禹,陈爱国,王岩,李兆波,路明祥,孟未来,崔晓光. 2015

[9]北京地区野生大豆天然种群表型结构分析. 严茂粉,李向华,王克晶,刘亚南. 2008

[10]重庆地区野生大豆资源区域居群表型多样性初步分析. 陈红,张志良,王克晶,张继君,李泽碧,曾宪琪,贾兰,李向华. 2010

[11]青海省小麦近缘野生物种的原生境保护及评价利用. 马晓刚,迟德钊,吴昆仑,李高原. 2003

[12]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徐中亮,李厚奇,何美丹,袁潜华. 2012

[13]纯合系野生稻植硅体形态特征及其在水稻起源研究中的意义. 唐先干,吕厚远,曹志斌,谢金水. 2022

[14]中国豆梨原生境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刘超,霍宏亮,田路明,董星光,齐丹,张莹,徐家玉,曹玉芬. 2019

[15]珍稀濒危植物笔筒树生境调查及保护建议. 胡青荻1,郑坚1,李其佐2,魏君艳2,白羽3,钱仁卷1. 2022

[16]海南黄花美冠兰原生境调查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吕君展,尹俊梅,杨光穗. 2006

[17]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存技术. 禹代林,边巴,张竞. 2007

[18]三高大豆辽豆22号. 王德生. 2009

[19]2016-2019年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花叶病和灰斑病抗性鉴定及分析. 刘佳,衣志刚,董志敏,厉志,陈亮,刘念析,孙星邈. 2021

[20]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鉴定及抗源筛选. 张伟,宋淑云,晋齐鸣,郭文广,沙洪林,李红,康岭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