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文洁

作者: 黄文洁;吴绍文;刘蕊;孔谦;晏石娟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代谢组;质谱;数据预处理;数据库;代谢物鉴定;分子网络算法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11 期

页码: 96-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特定条件下生物体内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面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质谱和核磁共振系统的不断更新迭代推进了代谢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质谱技术因其能同时检测出数千个生物流体、细胞和组织中的代谢物,且所需前处理步骤简单,已发展为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开发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也因此成为过去10年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对基于GC-MS和LC-MS的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代谢组学数据统计分析、代谢途径富集分析,以及未知代谢物鉴定4个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详细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策略和分析软件;并重点综述了包括基于数据库、分子网络算法、人工智能算法等未知代谢物鉴定的前沿方法,最后展望了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已知生化反应和分子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再整合代谢物合成的遗传位点等信息,有望进一步提高代谢物的鉴定数量和准确度.全面综述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技术,将为开发新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和挖掘代谢组学数据的生物学意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思路.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昆虫生态学中大量数据预处理的几种方法. 孙玉荣,朱猛蒙,王颖. 2021

[2]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病虫草害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设计. 朱静波,李闰枚,董伟,张立平,方钰,张萌. 2017

[3]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识别技术. 黄亦其,刘祥焕,黄震宇,钱万强,刘双印,乔曦. 2023

[4]干旱胁迫下高羊茅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李小冬,王小利,王茜,张瑜,蔡璐. 2016

[5]低氮胁迫对高羊茅IAA生长素代谢组影响的研究. 李小冬,舒键虹,王茜,陈莹,吴佳海,蔡一鸣,王小利. 2016

[6]盐胁迫条件下长白10号水稻籽粒中差异代谢物的分析. 张桂云,朱静雯,孙明法,严国红,刘凯,宛柏杰,代金英,朱国永. 2021

[7]粒径对平菇栽培用玉米芯发酵料代谢物的影响. 刘芹,胡素娟,孔维丽,崔筱,袁瑞奇,孔维威,邱立友. 2021

[8]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马齿苋根茎叶中类黄酮代谢. 张少平,邱珊莲,黄惠明,张帅,林宝妹,洪佳敏,郑开斌. 2021

[9]枇杷花发育进程中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徐红霞,李晓颖,陈俊伟. 2020

[10]转色期葡萄果肉代谢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张坤,王玉安,郝燕. 2020

[11]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枸头橙’针刺和枝代谢物. 孙立方,柯甫志,聂振朋,王平,孙建华,徐建国. 2020

[12]辣椒果实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和代谢物组成研究进展. 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王立浩,张宝玺. 2019

[13]水稻–冬季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模式对水稻齐穗期根际土壤代谢组表达特征的影响. 王孟佳,冯向前,马横宇,刘元辉,褚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2023

[14]遮阴对柠檬香茅类黄酮及其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张少平,鞠玉栋,李洲,练冬梅,吴松海,赖正锋,洪建基. 2023

[15]代谢组学揭示水稻-稻瘿蚊互作的潜在生化标识物. 陈灿,张宗琼,夏秀忠,杨行海,农保选,张晓丽,徐志健,李丹婷,郭辉,冯锐. 2021

[16]种鸽饲粮磷水平对乳鸽血清生化指标、非靶向代谢物及组织中磷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安勇,秦士贞,史兆国,龚莉媛,张帅,计峰. 2023

[17]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拜赖青霉菌株47M-1的抑菌活性成分. 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赵辉,闫文庆,何碧珀,刘红彦. 2023

[18]生化黄腐酸对仙居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组的影响. 冯佩诗,揭晓泸,叶轩,田勇,卢立志,王平. 2022

[19]NaCl胁迫下哈茨木霉ACCC32524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 向杰,陈敬师,夏鑫鑫,刘快,李世贵,顾金刚. 2019

[20]烟草叶片对不同光质短期应答的代谢轮廓. 孟霖,梁盟,王程栋,刘晓冰,宋文静,时焦,徐宜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