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覆土穴播对冬小麦冬前土壤水分及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旭

作者: 张旭;吕丽华;董志强;张乐雨;贾秀领;张西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覆膜;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群体调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03-108,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合理构建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冬小麦群体结构,2017-2018年在藁城采用覆膜*播期*播量三因子试验,研究了4种栽培措施对小麦冬前土壤水分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传统裸地条播)相比,覆膜0~20 cm土层温度提高1.02~1.24℃,0~50和100~160 cm土层的蓄水量增加7.0~9.4 mm和13.6~18.1 mm,播期、播量因素对冬前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影响.适期播种处理的干物质量、LAI(叶面积指数)、个体形态指标均显著高于晚播和CK,晚播处理的叶片数和分蘖数低于CK,大蘖数与CK无明显差异,而次生根数显著高于CK.覆膜适期播种易造成植株冬前长势过旺,晚播能有效控制冬前长势,同时覆膜减弱了晚播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表明在该种植模式下可以通过小麦晚播实现玉米晚收,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寒旱灌区冻融期冬小麦不同覆盖条件土壤温度变化. 白巴特尔,郑和祥,任杰,张建成,赵春芝,张培智. 2015

[2]控释氮肥一次施用对小麦群体调控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谭德水,江丽华,房灵涛,曹景同,李子双,刘兆辉. 2016

[3]可降解地膜对棉田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杨相昆,魏建军,张占琴,田海燕. 2015

[4]不同油葵种植方式对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温度、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影响. 樊丽琴,李磊,吴霞. 2019

[5]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6]不同免耕覆盖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水热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毛妍婷,雷宝坤,陈安强,刘自成,王应学,杨华,任齐燕,范仕荣. 2015

[7]麦茬高度对免耕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王秀,赵四申,贾素梅,张西群. 2001

[8]春玉米灌浆成熟期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石俊杰,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马孝义,张燕新. 2012

[9]不同覆膜方式对河西灌区小麦产量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胡志桥,包兴国,张久东,马忠明. 2014

[10]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刘胜尧,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 2015

[11]太阳能消毒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杜蕙,漆永红,吕和平. 2012

[12]不同灌溉控制指标对冬小麦生长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雷媛,刘战东,张伟强,黄超,段爱旺,娄和,刘祖贵. 2021

[13]覆膜集雨与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巧珍,李玉中,郭家选,刘晓英,徐春英. 2010

[14]苗期土壤含水率变化对冬小麦根、冠生物量累积动态的影响. 杨贵羽,罗远培,李保国. 2004

[15]覆膜及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孟楚,赵鹏飞,刘全清,江荣风,张宏彦. 2014

[16]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 岳维云,宋建荣,赵尚文,张耀辉,周喜旺,南海,王娜. 2014

[17]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贾亚琴. 2020

[18]玉米鲜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拔节前土壤温度效应. 李岩华,闫金龙,霍成斌,冯丽云. 2019

[19]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吕雄杰,陆文龙,宋治文,张昱. 2006

[20]双行种植与空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闫秋艳,董飞,杨峰,鲁晋秀,李峰,王苗,闫翠萍,许玉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