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蒲玉琳

作者: 谢德体;林超文;丁恩俊;张坤;魏朝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篱;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坡面分布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6 期

页码: 1069-10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法研究了13 a期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横坡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能明显增加<0.2 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尤其是0.2~0.05 mm粒级,提高了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团聚度,降低了坡耕地土壤小粒级微团聚体在下坡位的相对富集程度,优化了土壤大小粒级微团聚体的坡面分布。紫色丘陵区植物篱-农作模式下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反映了坡耕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肥力与抗蚀能力。

分类号: S152.3

  • 相关文献

[1]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谢德体,林超文,魏朝富. 2013

[2]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孟凤,朱庆伟,董士伟,刘玉,张欣欣,潘瑜春. 2024

[3]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4]浅析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5]紫色土区植物篱模式对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与抗冲性的影响. 谢德体,倪九派,魏朝富,林超文. 2014

[6]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技术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尹迪信,唐华彬,罗红军. 2006

[7]坡地植物篱技术参与式发展研究. 唐华彬,罗红军,尹洁. 2006

[8]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坡面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武琳,黄欠如,叶川,成艳红,钟义军,章新亮,孙永明. 2013

[9]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8

[10]辽东山区坡耕地地埂植物篱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任丽华,贾天会,李欣峰,隋晓丹,郭佰川. 2018

[11]植物篱及过滤带防治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张雪莲,赵永志,廖洪,李晓娜,张国芳,文方芳,刘自飞,张梦佳. 2019

[12]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南洋樱植物篱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史亮涛,金杰,张明忠,江功武,龙会英,纪中华,沙毓沧,钟利,朱红业. 2010

[13]不同植物篱类型对农田地面蜘蛛种群的影响. 蔡青年,林超文,赵欣,程序. 2009

[14]华北丘陵及平原有机及常规农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 刘入华,孙仁华,宋成军,刘庆生,刘云慧,段美春,张旭珠. 2021

[15]经济植物篱和增施钾肥综合效益研究. 林超文,黄晶晶. 2006

[16]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 尹迪信,唐华彬,朱青,李裕荣,李登美,梁大超. 2001

[17]坡耕地上等高草篱的功能与效益综合分析. 肖波,王慧芳,王庆海,武菊英,滕文军,戴全厚. 2012

[18]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尹迪信,唐华彬,罗红军,陆裕珍,张德平,李崇建. 2006

[19]经济植物篱和增施钾肥综合效益研究. 林超文,黄晶晶. 2006

[20]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 林超文,谢德体,魏朝富,倪九派.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