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昆虫鸣声识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青

作者: 赖凤香;傅强;张志涛;程登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飞虱;鸣声;识别

期刊名称: 昆虫分类学报

ISSN: 1000-7482

年卷期: 2005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9-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常见的 7 种飞虱雄虫求偶鸣声信号的频率峰值作为输入向量,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识别它们的鸣声,平均识别率达 90.6%。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昆虫鸣声识别。

分类号: Q965-3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分二号数据的小麦快速识别与精度分析. 郭燕,贺佳,王利军,段俊枝,武喜红,王来刚,刘婷,张红利,郑国清,程永政. 2018

[2]基于高分二号数据的小麦快速识别与精度分析. 郭燕,贺佳,王利军,段俊枝,武喜红,王来刚,刘婷,张红利,郑国清,程永政. 2018

[3]褐稻虱鸣声的特征参数. 殷柏涛,陈伦裕,张志涛. 1991

[4]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赵冬香,高景林,徐汉虹,陈宗懋. 2005

[5]褐飞虱雄虫鸣声特征分析及其生物学意义. 姚青,赖凤香,傅强,张志涛. 2004

[6]不同地区Hui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蒋锦昌. 1997

[7]白背飞虱的发音器官与两性联系. 张志涛,R.C.萨克西那. 1990

[8]九种农药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及其对飞虱的防治效果. 张俊喜,胡春林,成晓松,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 2011

[9]用神经网络对水稻飞虱鸣声进行模式分类. 殷柏涛,陈伦裕,张志涛,付强. 1994

[10]稻田蜘蛛捕食作用及其数学模拟模型研究. 石根生,张孝羲,费惠新,乐富海,周翔骏. 1991

[11]稻区灯下飞虱科昆虫种类构成的初步研究. 李波,何佳春,胡阳,傅强. 2014

[12]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 谢华安. 2020

[13]人工神经网络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 2009

[14]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薛利红,周鼎浩,李颖,杨林章. 2014

[15]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16]遗传神经网络在稻米垩白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黄星奕,吴守一,方如明,罗玉坤. 2003

[17]作物产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宰松梅,郭冬冬,温季,罗华梁,董汝瑞. 2010

[18]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19]不同模型在渔业CPUE标准化中的比较分析. 杨胜龙,张禹,张衡,樊伟. 2015

[20]商丘试区地下水动态的ANN模型研究. 赵辉,高胜国.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