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趋势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巨秀

作者: 李巨秀;魏益民;李运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籽粒;小麦麦芽;淀粉降解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3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品种扬麦13和皖麦38为研究对象,以啤酒大麦为对照,通过微型制麦工艺(断水浸麦方式、降温式发芽、低温干燥绿麦芽),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制麦过程中小麦籽粒淀粉降解的趋势,讨论小麦品种的制麦特性以及淀粉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制麦过程中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较为缓慢;还原糖的含量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β-葡聚糖含量下降速度较快,且在发芽结束后小麦样品的β-葡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戊聚糖含量在发芽的前3天内呈下降趋势,但发芽第4天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发芽结束后小麦样品中的戊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浸出物在发芽初期以较高速度增加,在发芽后期上升较为缓慢;黏度在制麦中变化幅度较小,呈逐渐下降趋势;通过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小麦麦芽的胚乳结构越来越疏松,在发芽前期只要是蛋白质和大颗粒淀粉的降解,在发芽后期小颗粒淀粉的降解速度较快。由结果可知,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有较大差异;小麦发芽结束后除β-葡聚糖含量、戊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其他指标均高于啤酒大麦;β-葡聚糖和戊聚糖含量不是造成小麦麦芽汁具有较高黏度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TS211

  • 相关文献

[1]小麦籽粒硬度和小麦销售加工及育种关系的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 2008

[2]我国小麦籽粒硬度研究和应用回顾与探讨. 林作楫,吴政卿,王美芳,徐福新. 2007

[3]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李智胜. 2008

[4]麦苗鲜叶产量及刈青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陶红,乔海龙,沈会权,陈晓静,陈和,陈健,臧慧,卞同洋. 2009

[5]不同生长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文廷刚,于洪喜,王伟中,杨文飞,钱新民. 2017

[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和土壤中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张玉婷,李娜,刘磊,邵辉,李辉,李晶,郭永泽. 2014

[7]土壤硒含量显著影响黑小麦与普通小麦的硒吸收. 鲁晋秀,闫秋艳,杨峰,董飞,段增强,李峰,闫翠萍,王苗. 2018

[8]氮锌肥配施对小麦籽粒氮和锌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邵运辉,张盼盼,马耕,卢红芳,王丽芳,王晨阳,李向东,岳俊芹,秦峰. 2021

[9]兰州拉面对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的要求分析. 张影全,孔雁,邢亚楠,唐娜,魏益民. 2017

[10]小麦籽粒发芽对品质的影响. 张艳,王德森,张勇,李辉,陈孝. 2006

[11]小麦籽粒锌营养研究进展. 王澜,乔月彤,孔玮琳,龚魁杰,樊庆琦,王宗帅,贤伟华,马国兴,沈玉文,刘庆,刘开昌,夏海勇. 2019

[12]小麦籽粒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魏益民. 2021

[13]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林超文,庞良玉,袁继超,罗春燕. 2011

[14]用于PCR分析的小麦种子DNA微量快速提取. 董建力,张增艳,王敬东,惠红霞. 2007

[15]关于小麦籽粒质量概念的讨论. 魏益民,刘锐,张波,关二旗. 2012

[16]小麦新品种郑州9023灌浆特性初探.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 2002

[17]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任明全,徐向阳. 1993

[18]冬小麦籽粒生长特性及其遗传研究. 白云凤,赵吉平. 1998

[19]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陈希勇,赵爱菊,李亚军,刘玉萍. 2007

[20]砂姜黑土区小麦籽粒质量及利用潜力研究. 唐娜,张影全,吴兰云,严军辉,魏益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