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对黑肩绿盲蝽的生物学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凤香

作者: 赖凤香;罗举;傅强;张志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虫水稻;黑肩绿盲蝽;生物学效应

期刊名称: 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水稻自身资源中缺乏可利用的高抗螟虫或稻纵卷叶螟的种质,但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非水稻来源的高效杀虫蛋白基因培育高抗水稻品种成为可能,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处于相关研究的前沿,已有多个高抗螟虫及稻纵卷叶螟的转Bt基因或CpTI基因抗虫水稻材料获准环境释放或生产性试验,但迄今尚未获准商品化生产,对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尚不完全明了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概况及其安全性. 宋子叶,林秀峰,严一字,金永梅. 2020

[2]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的整合结构和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方法. 谢家建,王奕海,王锡锋,彭于发. 2011

[3]转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抗虫水稻的GUS和PCR辅助选择. 宁素华,向跃武,张志雄,钟万芳,吴洁,阎文昭,张志勇,何俊蓉. 2001

[4]高通量测序分析褐飞虱circRNA表达谱及其潜在功能. 于鑫滢,赵哲奇,闸雯俊. 2024

[5]转基因抗虫水稻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Bt毒蛋白表达量比较. 刘玉坤,赖凤香,傅强. 2010

[6]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李成,孙祖雄,黄所生,周君雷,黄凤宽,凌炎,蒋显斌,黄芊,龙丽萍. 2016

[7]Bt稻田与非Bt稻田中黑肩绿盲蝽动态规律比较研究初报. 何佳春,赖凤香,胡阳. 2010

[8]温度对黑肩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持续影响.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4

[9]稻田穗期主要捕食性天敌对两种盲蝽集团内捕食的初步研究. 乔飞,王光华,王雪芹,胡阳,祝增荣,程家安. 2016

[10]基于自然寄主的黑肩绿盲蝽大规模饲养技术. 钟玉琪,廖晓兰,侯茂林. 2020

[11]白背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的发生特征. 尹艳琼,齐国君,李向永,赵雪晴,谌爱东. 2021

[12]农用投入品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3

[13]利用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特性评价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 黄芊,凌炎,陈玉冲,吴碧球,黄所生,李成,符诚强,黄凤宽. 2016

[14]华南稻区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 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程登发. 2013

[15]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 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程登发. 2014

[16]黑肩绿盲蝽耐饥饿能力的研究. 郑许松,何晶晶,徐红星,杨亚军,田俊策,吕仲贤. 2014

[17]稻飞虱及黑肩绿盲蝽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张云慧,王健,彭赫,张智,程登发. 2014

[18]Bt水稻对褐飞虱及其二种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梁玉勇,程正新,程森弟,秦厚国,熊焕保,陈南萍,胡水秀. 2014

[19]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对天敌黑肩绿盲蝽抗性发展的影响. 黄芊,蒋显斌,尹文兵,龙丽萍,黄凤宽,黄所生,吴碧球,李成. 2017

[20]黑肩绿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许常玉,刘玉娣,侯茂林.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