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苹果加工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公丽艳

作者: 公丽艳;孟宪军;刘乃侨;毕金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水果;苹果;理化品质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13 期

页码: 276-28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苹果品种间理化品质的差异,给选育新品种和苹果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集了30个苹果品种为试材进行模式识别分析。该试验所用苹果在2011年8-10月份按照苹果可采成熟度(九成熟)在辽宁省兴城市国家种质资源圃进行采集。试验测定了单果质量、体积、密度、果皮颜色、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等20项理化品质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苹果品种和品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0个品种苹果的密度、果型指数和含水率3项指标未表现出差异。对剩余17项品质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依据主成分解释总变量和碎石图提取了6个主成分反映原变量的82.3%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主要综合了可滴定酸、糖酸比及固酸比的信息即口尝品质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综合了L值,a值和b值的信息,命名为颜色因子;其余主成分依次为甜度因子、质构因子、内在品质因子和果个大小因子。结合主成分得分图直观地显示了苹果品种和理化指标间关系:辽伏、理想、早金冠和瑞光分布在PC1和PC2的正向区间,糖酸比和固酸比值较大、口感好,但是果皮颜色较绿,是品质较好的早熟苹果;寒富、赤阳和红富士依次落在PC1和PC2第四区间,食用品质好、果皮颜色较红,是较为常见的晚熟苹果。分布在第二区间的普利阿姆,白星,Pvma果皮颜色绿且口感酸涩,不适宜鲜食,这些品种可能较为适宜进行加工。第三区间品种固酸比、甜酸比取值较小但是果皮颜色红,为选育果皮颜色受消费者喜爱且内在品质好的早熟品种提供了理论支持。聚类分析将30个品种苹果分为5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图结果基本一致,该试验初步判定30个品种苹果是否适宜鲜食,为苹果品种选育和加工应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5.7`S661.1

  •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6

[2]苹果等外果品质特性及其制汁适宜性分析. 邓健康,刘璇,吴昕烨,毕金峰,焦艺,钟耀广. 2016

[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7

[4]苹果理化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聂继云,李志霞,李海飞,李静,王昆,毋永龙,徐国锋,闫震,吴锡,覃兴. 2012

[5]酿酒高粱籽粒理化品质及蒸煮特性分析. 高旭,徐建霞,丁延庆,王林,冯周,曹宁,程斌,张立异. 2023

[6]基于介电特征选择的苹果内部品质无损分级. 蔡骋,李永超,马惠玲,李晓龙. 2013

[7]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苹果自根砧嫁接方式. 张婷,赵林,李刚波,张梅,杨艳,王福建,樊继德. 2018

[8]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苹果轻微损伤检测有效波长选取. 黄文倩,陈立平,李江波,张驰. 2013

[9]寒地苹果地方品种果实多酚组分及其构成差异. 李伟群,赵继荣,王爽,于文全,李林,卜海东,王昆,刘畅. 2021

[10]基于流变特性评价3个苹果品种果肉质地. 杨玲,丛佩华. 2021

[11]5种苹果微粉的理化品质与行为特征. 薛玉洁,陈芹芹,毕金峰,周沫,宁喜斌,王淑珍. 2017

[12]用高光谱成像和PCA检测苹果的损伤和早期腐烂. 张保华,黄文倩,李江波,赵春江,刘成良,黄丹枫. 2013

[13]不同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分析. 白沙沙,毕金峰,王沛,公丽艳,王轩. 2012

[14]海藻复合物水溶肥对苹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于会丽,谢宁,徐国益,邵微,司鹏. 2023

[15]陕西省不同地区苹果中若干微量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匡立学,聂继云,李志霞,毋永龙,闫震. 2014

[16]环割对‘阿森泰克’苹果枝条生长及花芽分化的影响. 王欢欢,王久照,姜继元,陈奇凌. 2024

[17]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苹果品质综合评价研究. 白沙沙,毕金峰,王沛,公丽艳,王轩. 2012

[18]不同定干处理对‘阿森泰克’苹果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欢欢,王久照,姜继元,陈奇凌. 2024

[19]不同苹果品种花粉的生物学特性. 张婷,赵林,张梅,李刚波,王夫建,杨峰. 2017

[20]苹果品种资源短枝比率与节间长度性状的动态聚类分析. 张新忠,张建阁,白景春.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