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垄距及株距对鄂薯9号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志谋
作者: 黄志谋;沈其文;杨新笋;柴沙沙;蔡克桐;耿协议;施仕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鄂薯9号;垄距;株距;产量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54 卷 11 期
页码: 2580-25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鄂薯9号最佳种植垄距和株距,进行了鄂薯9号不同垄距和不同株距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垄距与不同株距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鄂薯9号在咸宁市种植最适宜的垄距和株距组合是垄距80 cm和株距21 cm,单产可达42 828.1 kg/hm2。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不同垄距及株距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英文). 黄志谋,杨新笋,柴沙沙,杨汉,刘伟,马志强. 2017
[2]不同种植垄距对西成薯007产量的影响. 李育明,何素兰,刘莉莎,王梅,周全卢,黄迎冬. 2017
[3]不同种植垄距对西成薯007产量的影响(英文). 李育明,何素兰,刘莉莎,王梅,周全卢,黄迎冬. 2017
[4]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2019
[5]施氮量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稻结实期养分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马均,孙园园,杨志远,徐徽,熊洪,徐富贤. 2014
[6]株距对不同株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梦平,潘丽丽,张勇,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 2017
[7]不同株距与氮水平对夏玉米全株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王丽学,何峰,仝宗永,张一为,于静,陈丽丽,马毅,王洋. 2021
[8]机插密度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滕飞,李传友,陈惠哲,朱德峰. 2016
[9]杂交稻不同播种量与株距的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 陈叶平,陈惠哲,许剑锋. 2016
[10]"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11]不同株距对温室冬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浩,买合木提·肉孜,王强,蒋业基,木合甫力·多来提. 2011
[12]不同株距处理对日光温室辣椒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焦国信. 2012
[13]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14]株距对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甘雅文,唐亚伟,扎西罗布,刘仁建,危文波,达娃. 2021
[15]钵苗育秧和群体起点构建对不同类型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产量的影响. 王家红,杨晓琴,许有尊. 2020
[16]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陈献功,尹海庆,王付华,王亚,王越涛,夏炎,王生轩. 2016
[17]不同株距处理对辣椒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李元万,魏兵强,王兰兰,陈灵芝,张茹. 2011
[18]不同行株距配置对大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伟,刘泽洲,高莉敏,陈伟,王清华,杨妍妍,孔素萍. 2018
[19]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尚,李胜群,陈刚,张毅,瞿明定,孙雪原. 2015
[20]甘薯新品种鄂薯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新笋,雷剑,苏文瑾,王连军,李明亮,邓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杨汉;黄志谋;瞿和平;柴沙沙;黎雨薇;赵清纯;秦晓银
关键词:提质增效;’烟薯25’;优化施肥;土壤养分;氮磷钾
-
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关键词:菜用甘薯;土壤肥力;氮钾施肥;糖分积累;总酚
-
有机-无机复合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作者:徐小羽;胡红霞;耿协议;吴宜林;黎鸣;刘喻;张舒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肥;水稻;产量;效益
-
喷施石灰水对甘薯储藏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柴沙沙;汪治;张登波;雷剑;王连军;靳晓杰;杨新笋;张越华;张岩;殷婷婷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 L.);储藏;石灰水;品质
-
甘薯蔓割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batatas)相关基因IbMAPKK9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作者:靖小菁;杨新笋;靳晓杰;刘意;雷剑;王连军;柴沙沙;张文英;焦春海
关键词:甘薯;IbMAPKK9;蔓割病;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瞬时表达
-
甘薯PH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作者:梅玉琴;刘意;王崇;雷剑;朱国鹏;杨新笋
关键词:甘薯;PHB基因家族;系统进化;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甘薯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邹语嫣;王连军;雷剑;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李艳芝
关键词: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