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主要营养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辉

作者: 谢辉;张雯;张宏芝;王敏;韩守安;钟海霞;唐如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间作;营养品质;遮阴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9 年 56 卷 10 期

页码: 1806-18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间作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75%)和重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30%)2个处理,以大田条件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构成指标、淀粉含量及组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结果】轻度遮阴条件下间作冬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升高;谷蛋白/醇溶蛋白、氨基酸含量降低。重度遮阴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降低,淀粉相对含量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对照无显著差异;醇溶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氨基酸评分提高。【结论】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树阴移动营造的轻度遮阴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籽粒淀粉品质提高;重度遮阴条件下籽粒产量大幅降低,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有所改善。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张宏芝,王立红,陈阜,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20

[2]遮阴对小麦生理和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振贤,班进福,曹巧,单子龙,赵彦坤,田国英,史占良,常旭虹. 2019

[3]遮阴强度对小麦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王美,赵奇,薛丽华,赛力汗·赛,陈兴武. 2013

[4]氮肥对不同遮阴程度下冬小麦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王立红,孔德鹏,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赵奇,陈阜. 2022

[5]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6]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体结构、光环境和小麦产量间的相关性. 张雯,刘翠荣,周玉梅,周皓,谢辉. 2019

[7]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8]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9]不同树形对扁桃与冬小麦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 张雯,周皓,刘翠荣,周玉梅,谢辉. 2020

[10]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2008

[11]西北绿洲区间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赵财,殷文,胡发龙,宋振伟,张卫建. 2021

[12]新疆南疆地区杏树树形结构对杏麦间作的影响. 张雯,谢辉,杨磊,徐叶挺,龚鹏,卢春生,张平. 2016

[13]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旭,赵奇,雷钧杰,高永红,张宏芝. 2012

[14]AM菌根和花生/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宋亚娜,郑伟文,王贺. 2001

[15]河西灌区小麦与豆科作物间作和复种模式研究. 张久东,包兴国,曹卫东,车宗贤,卢秉林,杨新强. 2015

[16]桃麦间作复合群体最佳种植模式的研究. 孟庆华,王信宝,王风梅,刘世健. 2016

[17]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郑毅,周敏. 2008

[18]果树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张雯,韩守安,王敏,阿力木江·奥布力,潘明启,艾尔麦克·才卡斯木,张平,谢辉. 2021

[19]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绿肥间套种植模式研究. 黄涛,包兴国,王婷,胡志桥,张久东,雷明山. 2012

[20]四种豆科绿肥与小麦间作的效应研究. 廖明莉,韩文斌,谢树果,曹卫东,耿明建,任胜茂.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