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方式和灌溉量对冬小麦根冠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丽华
作者: 吕丽华;李谦;董志强;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姚海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喷灌;畦灌;冬小麦;根系;冠层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537-15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不同灌水方式和灌溉量下冬小麦根冠结构的变化,在2年试验的基础上,设置畦灌和喷灌两种灌水方式,畦灌设置1 300和1 911 m3·hm-2两种灌水量;喷灌设置900、1 200、1 500、1 800m3·hm-2四种灌水量,与灌水时期形成6个组合处理,分析了灌水方式和灌水量对冬小麦叶面积、光合性能、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灌下少量多次灌溉能促进叶面积指数(LAI)提高,尤其早春灌返青水或起身水可明显增加单叶面积,促进倒5和倒6叶生长,灌水1 200m3·hm-2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单叶面积和LAI;喷灌条件下LAI和光能截获率明显高于畦灌。少量多次喷灌可明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并延缓其在生育后期的下降,促进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与畦灌比较,喷灌主要是提高了花后叶片Pn。喷灌处理的1m土层内根干重、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明显小于畦灌处理,但根系变粗,0~20cm根长度减小。在灌水次数较少、灌溉量较低的条件下,喷灌处理增产增效显著,而在灌水次数较多、灌溉量较高的条件下,喷灌处理由于LAI过高,奢侈蒸腾增加,反而不利于产量和WUE提高。相比畦灌,少量多次喷灌使小麦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大冠层、壮根系"的形态特征,在2012/2013年气候条件下,喷灌1 200m3·hm-2、灌水3~4次、拔节期灌溉第一水就可以构建高产高效冠层。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影响. 杨贵羽,罗远培,李保国,刘晓英. 2003
[2]不同灌水方式下灌水均匀度评价. 赵东彬,仵峰,宰松梅,韩启彪,孙浩. 2011
[3]不同畦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洪瑜,王芳,刘汝亮,李友宏,陈晨,赵天成. 2014
[4]微喷灌模式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李谦,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贾秀领. 2020
[5]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 吕丽华,王学清,黄冀楠,张经廷,董志强,贾秀领. 2018
[6]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董志强,张丽华,李谦,吕丽华,申海平,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2016
[7]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刘俊华,杨吉顺,吴正锋,郑永美,杨丽玉,张佳蕾,王建国,赵玉成,解晓梅,王黎,万书波. 2024
[8]根区温度对设施作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傅国海,杨其长,刘文科,闫文凯. 2016
[9]基于成像光谱仪的冬小麦苗期冠层叶绿素密度监测. 谭海珍,李少昆,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明博,于青,赖军臣,刘国庆,汤秋香. 2008
[10]冬小麦生长期土壤耕层温湿度和地表、冠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陈晓萍,曹雪仙,陈文伟,唐旭. 2022
[11]不同氮营养冬小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分析. 胡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孔庆波. 2009
[12]喷灌洒水与施肥均匀性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久生,饶敏杰. 2002
[13]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响应. 李久生,李蓓,宿梅双,饶敏杰. 2005
[14]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冬小麦喷灌生产技术规程. 丁峰,冯广平,谈宏伟,秦巧,蒲胜海,钟新才,罗新湖,刘福旺,杨培林. 2011
[15]喷灌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刘小飞,孙景生,王景雷,刘祖贵. 2007
[16]喷灌均匀系数对冬小麦需水规律的影响(英文). 李久生,饶敏杰. 2001
[17]基于能量平衡的喷灌作物冠层净截留损失估算.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7
[18]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高鹭,胡春胜,陈素英,张利飞. 2005
[19]喷灌冬小麦冠层截留试验研究.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6
[20]喷灌和地面灌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布特点的研究. 刘海军,龚时宏,王广兴.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母牛发情期间躯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修豪宇;李迎军;原开敏;汪超;杨书含;吕丽华;王栋
关键词:母牛;不同部位体温;发情
-
娄门鸭胸肌性状相关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刘宏祥;沈永杰;张丽华;周腾彬;刘小倩;章双杰;朱春红;朱静;陈晓颖;黄学成;宋卫涛;陶志云;王志成;徐文娟;李慧芳
关键词:鸭;胸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乙矮合剂对酿造高粱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任梁;房孟颖;武志海;董学瑞;卢霖;闫鹏;董志强
关键词:乙矮合剂;高粱;喷施时期;喷施剂量;抗倒伏能力;产量